要聞港聞

居屋淪牟利工具 上樓難豈是無因

上樓難成為香港其中一座民怨大山,基層固然望樓興嘆,中產也是窮畢生之力只為了上樓。港府為了解決房屋問題,近年絞盡腦汁,但意想不到的是,公營資助房屋竟然淪為某些人的牟利工具。有人有樓不住攞去炒,有人急於上樓卻不可得,香港社會之畸形,盡在不言中。
近期樓市低迷,一手盤固然要割價傾銷,二手樓更是淪為蟹貨,偏偏居屋市場近日出現一宗「奇葩」交易,業主大賺近400萬元。話說該單位位於深水埗居屋凱樂苑,實用面積629平方呎,原業主於2019年10月以442.79萬元購入,當時單位未補地價,持貨近4年,最近以838萬元易手賣給綠表人士,單位升值接近九成,羨煞許多劈價求售也沽不出的業主。
然而,這宗交易並不單純,顯然有瞞報或虛報資料等嫌疑,皆因這個單位為「清水樓」,意即沒有經過任何裝修,原封不動賣出去,原業主可能從來沒有搬入該單位居住。根據資助出售單位業主與房委會於買入單位時所簽訂的買賣協議,有關物業須由其本人及名列同一申請表上的全部家庭成員居住。此外,《房屋條例》規定,任何人士購買房委會資助出售房屋單位時,若向房委會提供虛假陳述即屬犯罪,一經定罪,可被判罰款及監禁。
儘管促成該單交易的地產經紀辯稱,單位有人住過,只是沒有裝修執整,故仍屬「清水樓」,但如此牽強解釋,恐怕三歲小孩也不信。顯而易見,原業主未補地價購入單位,原本已享盡好處,如今再將單位轉售大賺特賺,難怪激起外界嘩然。資助房屋原為協助基層市民置業上樓,如今卻淪為炒賣牟利工具,變質變味,毫無公平可言。
房屋署表示已就事件展開調查,但恐怕上述例子只是冰山一角,究竟尚有多少同類情況未浮上水面,實屬疑問。事實上,當局監管不力早就為人詬病,早前一宗恐怖兇殺案,案中疑兇被揭發既是公屋租戶,又以綠表資格買入居屋單位,更持有天價豪宅物業,濫用公屋和居屋資源彰彰明甚。饒是如此,當局根本沒有對策防止濫用,每次都是傳媒揭發才被動應對,所謂主動抽查更是聊勝於無,結果資源錯配,上樓難依舊無解;更有甚者,近日甚至有高官揚言不應懲罰公屋富戶,形同助長濫用,簡直豈有此理。
可以看見,最新一期居屋申請超額近17倍,雖然比去年同期減少逾三成,或創居屋復售以來新低,但無可否認的是,市民住屋需求仍然殷切,過去中籤者甚至被視為等同中六合彩。居屋單位供應向來十分有限,外界形容為杯水車薪,可見資源珍貴。必須強調,公營房屋只應用於幫助市民安居樂業,絕非炒樓致富工具,倘若港府繼續放任某些人濫用資助房屋以至公屋資源,人為製造不公而不設法堵漏加強監管,幾可斷言,即使又是硬推「明日大嶼」,又是發展北部都會區,興建的公營房屋數量再多,上樓難於上青天的亂象也是無法解決,民怨大山只會積重難返。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