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蘇拉來勢洶洶 戒備宜緊勿鬆

一場風暴一場亂,已成香江一景,最經典是2021年熱帶風暴「獅子山」襲港,8號波不掛又掛,引發全城大混亂,天文台成為眾矢之的。經一事長一智,天文台終於知恥近乎勇,今年每有風暴襲港均提前作出警示。昨日港府甚至舉行跨部門督導委員會會議,全面動員應對超強颱風「蘇拉」可能正面襲港,並宣布今日所有學校停課。
多名政府部門代表昨日舉行聯合記者會,直指蘇拉可能為香港帶來嚴重威脅,事先張揚將於今日凌晨2時至5時發出8號風球,並提早於昨晚開放臨時庇護中心,同時啟動緊急事故監察及協調中心。當局強調,當風地區如大澳、鯉魚門、杏花邨等,相關部門會做好疏散市民和善後準備工作;如道路被阻亦會盡快調派人手開通,以回復正常交通;醫管局及各紀律部隊均會額外預留及調動人員協助市民。
今次蘇拉襲港非同小可,消息指有機會掛起10號風球,預測最接近香港之際,離岸和高地風力或達颶風級別,威力與2018年「山竹」襲港足可匹敵。自風暴消息傳出後,昨日市面已出現食物搶購潮,超市貨架一掃而空,顯見市民亦沒有掉以輕心。港府終於懂得及早應對,總算是一大進步。
當然,口說未為真,遇事方能見真章,真正的考驗還未到來。過去香港每遇風暴或暴雨,總毫不例外引發極混亂場面,不僅多區大水浸,樹木以至招牌倒塌阻路更是司空見慣,更不必說不時引致人命傷亡。不僅天文台毫無作為,教育局、勞工處、屋宇署、康文署、食環署、樹木辦等部門,同樣也是敷衍塞責。最離譜是塌樹阻路可以在風暴過後數星期還未清理,不管市民怨聲載道,輿論狂轟猛炸,政府部門一樣無動於衷。現屆政府言必稱「以結果為目標」,觀乎今次應對蘇拉襲港反應甚快,似模似樣,是否說到做到,市民不無期待。
同時亦要強調,市民以至僱主也要及早做好安全準備,盡好責任。既然天文台預先示警,僱主便應與僱員作出溝通,或改為在家工作,或安排交通接送,或停工休息,最重要是人命安全第一。此外,不少人貪圖刺激,專門在颱風呼嘯之際追浪甚至出海,不僅自己有生命危險,過去更有搜救人員因此喪命,堪稱自私自利,冤哉枉也。明乎此,千萬要吸取教訓,切勿重蹈覆轍。
至於天文台過去表現不濟,往往被質疑所做決定並非以科學為依歸,而是遷就商業運作,只會在假日或半夜風球高懸,以致被網民恥笑為發展商的「力場效應」。但自從3年疫情,不少商業機構都作出在家工作安排,部分工種即使打風也可透過互聯網繼續運作,儘管打工仔未必喜歡,但無可否認此亦可減少天文台對商業影響的考慮。外界甚至建議,打風也可維持股票市場交易,不至於因為停市而造成損失,港府不妨考慮。
姑勿論如何,只要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在科技新時代,天文台預測更為精準,政府服務也應與時並進,更加貼心。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