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龍七公:推行五大改革 實現施政成果

特首在競選時提出「以結果為目標」,在首份施政報告承諾「為市民謀幸福」,在立法會大灣區考察後強調香港要「追時間、追結果」。在過去一年多,政府確實推出了不少政策措施,但現實是有好一部分市民,仍未能享受到良政善治的成果。
雖然樓市已回軟,公屋輪候時間縮短,但不少家庭尤其是年輕人,依舊看不到置業安居及向上流動的機會。除了人口持續老化,樓宇老化失修也加劇,對市民構成安全隱患。公共交通收費及政府補貼不斷加,但服務質素及塞車問題未全面及顯著改善。特首與司局長擔當作為,但部分公務員的表現和績效還是教人失望。政府致力向外「搶人才」,但不少本地中產及專業人士卻感到被忽略。
針對上述情況,筆者在上月中提交特首的2023年施政報告建議書提出,政府要推行五大改革,來實現「四點希望」和「由治及興」,讓全港市民都感受到新時代、新制度下的施政成果!
在改革公營房屋政策方面,筆者促請政府改革現時重公輕私、重租輕買的房屋政策,以促進社會向上流動,包括檢討公私營建屋與出租/出售公營房屋的比例,制訂「人均居住面積」及「住屋開支佔家庭入息比例」目標,優化各階層市民的置業及租住階梯,多管齊下打擊濫用公屋,以及鼓勵私樓引入居家安老的設計和設施。
在改革應對樓宇老化政策方面,應透過修改法例和大廈公契,賦權政府介入私人物業、尤其是「三無大廈」的公用地方管理和維修保養,善用專業物業管理公司及推行「聯廈聯管」模式,規定新建住宅樓宇及針對現有樓宇成立維修保養基金,加快處理私樓滲水問題及促進公私營的舊區重建及活化。
加速解僱欠佳公僕
在改革交通運輸規劃方面,有必要全面檢視各類公交服務(包括的士)的定位及營運模式,加強政府的統籌及主導角色;通過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等創新科技優化管理;引入介乎重鐵與巴士之間的「中型運載量」環保公交系統;建設智能化大型綜合交通樞紐,利用其上蓋物業收益來補貼不同公交收費;以及加快落實電子交通執法。
在改革公務員管理制度方面,筆者支持政府從速簡化解僱表現持續欠佳公務員的程序,以打破「大鑊飯」制度;改革公務員表現評核機制及檢視增薪點發放準則,減少官官相衞文化;適時進行薪酬水平及入職薪酬調查,並正視部分專業界別政府與私營企業「互搶人才」的問題。
在改革人口及人才政策方面,政府應制訂更清晰、全面及積極的鼓勵生育政策,包括提供累進子女免稅額、子女教育開支扣稅、直接金錢獎勵和資助;加強本地人才培訓,改革教資會撥款制度;改革職專教育及生涯規劃;提高持續進修基金資助上限;改革政府採購及招標制度;推動「返聘」文化。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