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混急凍雞腳掩飾 檢可卡因值2.3億

懷疑的可卡因用數層顏色物料包裝。(吳鎮興攝) 懷疑的可卡因用數層顏色物料包裝。(吳鎮興攝)
懷疑的可卡因用數層顏色物料包裝。(吳鎮興攝)
巴西海運到港 收貨公司董事落網
毒販利用食物掩藏毒品屬慣常伎倆,海關於上周四檢查一個由巴西來港的海路貨櫃,察覺該批報稱為急凍雞腳的貨物有可疑,最後經高科技儀器協助,從其中小部分貨物揪出總值約2.3億元的懷疑可卡因,繼而拘捕一名收貨公司男董事,成為今年破獲最大宗的海路販毒案。據了解,被捕人士懷疑協助購買涉案貨物,並且申辦進出口許可證等文件,他將被落案起訴「企圖販運危險藥物」罪。
海關港口及海域科於上周四按照風險管理原則,查驗一票從巴西經海路來港、報稱載有1,800箱急凍雞腳的貨櫃。根據貨物資料,寄貨人是一間位於巴西的物流運輸公司,業務與貨物性質不符;收貨人則是本地貿易公司,不過報稱的地址和商業登記資料並不脗合;同時,南美洲地區是其中一個毒品的主要來源地,過去曾破獲多宗類似的食品運毒案,種種情況均惹人起疑。關員打開該個40呎貨櫃,卸載全部急凍雞腳逐一檢查,最後經由X光影像,揭發放在貨櫃中間位置的63箱急凍雞腳內藏不尋常的長方形物體。
報稱地址不符商業登記
關員進一步開箱查看,發現各箱均混雜兩塊顏色不一、以數層不同顏色物料包裝的可疑物品,經過拉曼光譜儀及快速毒品測試後,懷疑屬可卡因,全部毒品總重量達302公斤,估計市值2.3億元。海關毒品調查科接手跟進,隨即鎖定一名35歲本地男子,至本周二把其拘捕。被捕人士將被控以一項「企圖販運危險藥物」罪。案件仍在調查,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
初步調查顯示,涉案收貨公司是從事本地銷售海產業務,由2019年開始運作,但文件報稱的地址已沒有該間公司,至於被捕男子報稱任職運輸司機,屬相關公司唯一董事,就上述貨物所需要的文件,例如食環署發出的肉類及家禽進出口許可證等,均與他有關。而在調查過程中,有人曾經承認較早前把約70萬元現金存入一個巴西戶口,協助收貨公司購買涉案貨物。海關懷疑,販毒集團有份安排在香港運輸該批貨物,以及後續的物流流程。
毒品只佔正常貨物3.5%
調查人員指出,不法分子試圖利用大量正常貨物掩飾毒品,以本案而言,藏毒雞腳只佔全部雞腳的3.5%,而且被收藏於貨櫃中間位置,估計用意是增加海關檢查難度,以及方便毒販拆櫃及轉移毒品時,能夠加快散貨速度,現階段相信毒品是供應本地市場,但不排除有小部分會轉口至其他國家或地區。由於案件涉及的毒品數量龐大,海關將循多角度展開偵查,包括採取財富調查,了解相關人士和公司的銀行帳目往來;相關文件的簽署亦會送往政府化驗所作筆迹鑑定。
人員又指,案中販毒手法並非首見,海關在過去兩年分別偵破過兩宗同類案件,案中牽涉的毒品數量與今次相若。而以今年1至8月與去年同期相比,海關檢獲的海洛英、大麻、氯胺酮、可卡因及冰毒的數量全面上升,其中以海洛英升幅最高,激增3.3倍,至於可卡因的檢獲量亦有所倍增。海關會繼續與海外執法機構作情報交流,從源頭堵截毒品流入本港。
X光影像顯示貨物內有異樣。X光影像顯示貨物內有異樣。
X光影像顯示貨物內有異樣。
毒品被藏在急凍雞腳中間。毒品被藏在急凍雞腳中間。
毒品被藏在急凍雞腳中間。
海關檢查一個由巴西來港的海路貨櫃。海關檢查一個由巴西來港的海路貨櫃。
海關檢查一個由巴西來港的海路貨櫃。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