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新學年開支大到怕 籲增津貼遏加價

面對教科書加價,許多家長只能「硬食」。 面對教科書加價,許多家長只能「硬食」。
面對教科書加價,許多家長只能「硬食」。
九成家長指書費增 商家屢改版
開學在即,家長要花費大量金錢為子女添置開學用品。有政黨發表九龍東開學開支調查,發現逾三成家長表示,子女開學開支佔家庭當月總收入五成或以上,主要開支來自課本,近九成受訪家長指課本價格每年上漲,書商不斷改版加價,但只能「硬食」。政黨建議政府要壓制教科書價格上漲,和增加學生學習津貼,紓緩家長捱貴書的負擔。
該政黨於今年7至8月進行問卷調查,訪問544名來自九龍東中小學和幼稚園的學生家長。調查顯示,近九成家長表示,今年教科書的價格較去年貴,另有超過六成家長認為,中小學和幼稚園的教科書價格升幅大。有28.2%的受訪幼稚園家長稱,今年需要花費2,000元以上買教科書;另有31.8%小學家長要花費3,000元以上;更有47.4%中學家長要花費4,000元以上,而去年只有10.2%,共相差達37.2個百分點。
用電子書需購相關器材
有54%家長坦言,無辦法節省課本開支,惟有「硬食」貴價教科書;有28%家長表示會買舊書。中學生家長任女士表示,作為家長會盡量為子女買新書,但不明白為何書商每年都要改版並加價,故已尋找較新的舊書,而學校又要求使用電子書,只好用消費券,才有能力購買電子器材。
另一位幼稚園家長洪女士表示,家長只知道學校要求的教科書版本年份,而不清楚修改內容。她核對過不同版本的書本,發現有文章只因撰寫人升職,便修改職級,並改版;不環保之餘,更「浪費家長搵嚟嘅錢」。
議員顏汶羽表示,電子書的原意是減少印刷成本,但很多學校要求實體和電子都要買,使開學開支增加。這不僅是書商的問題,而是教學模式改變,使用電子書的學生每年購入帳戶使用權,其實不可慳太多。其次,對於學校頻繁更換課本出版社,以及書商自行改版,政府要對課本編訂設計作更嚴格規範,避免出版商頻頻改版。
他又建議,當局應鼓勵學校循環再用教科書,舉辦舊書轉贈或者義賣活動,使同學之間互相交換或用廉價購買二手教科書,減輕課本開支。
子女開學開支佔家庭收入逾半。子女開學開支佔家庭收入逾半。
子女開學開支佔家庭收入逾半。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