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自成一家:韓民族的「恨」文化

日本政府一意孤行排放核污水入海,遭到周邊國家強烈反對。就算是近來和日本走得很近的南韓,民間的抗議聲音也是不絕於耳,除了許多團體不斷舉行大規模示威集會,日前更有大學生闖進首爾的日本大使館抗議。南韓人反對福島排放核污水的種種表現,再次把韓民族的「恨」文化發揮得淋漓盡致。
恨字是中韓兩國都使用的漢字。中國人受漢語中「恨」意義的影響,經常會把南韓人的「恨」理解為「仇恨」。其實這是個誤解。韓國的「恨」在本質上並不是「仇恨」的「恨」,而是指內心長期積累悲傷、痛苦、怨恨等多種情感要素,最後形成一種鬱結的心理狀態。「恨」文化可以說是韓國人的獨特文化,和朝鮮半島的地緣位置有關。朝鮮半島位居中日兩個強國之間,即處於大陸和海洋兩股勢力的交匯點,在歷史上多次遭受外部侵略。久而遠之,韓民族也產生了哀怨的「恨」文化。
時至今日,「恨」文化對韓國人仍有很大影響。一方面,「恨」強化了韓民族的憂患意識,激發韓國人的犧牲精神,埋頭苦幹,令南韓經濟在短期內快速騰飛,躋身亞洲4小龍,成為世界主要經濟體之一。我們今天看到南韓現代化成功,其動力就是來自「恨」。這是「恨」的積極一面。但在另一方面,「恨」也有消極一面。韓國民眾在長期反抗侵略的過程中形成了剛烈性格,除了日常生活,在社會運動中也往往表現出情緒激憤和行為極端。
許多中國人很羨慕南韓民間團結一致反對福島排核,認為中國人應該學習。誠然,中國人確實要齊心阻止日本把核污染水排入海洋,但同時也要警惕和不要倣效韓國「恨」文化的負面性,起碼不能騷擾在華的日本企業和日本人。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