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強詞有理:脫鈎談何易

在美方不斷製造人為障礙之下,中美貿易額逐漸縮減,今年上半年美國從中國進口商品同比減少25%,中國由美國最大貿易夥伴降至第四位。美媒大肆炒作脫鈎斷鏈初見成效,「中國崩潰論」也沉渣泛起。事實果真如此嗎?兩位美國經濟學者日前在一份報告中明確指出:中國仍然嵌入美國供應鏈中。
表面上美國確實減少從中國直接進口,轉而增加從越南和墨西哥等新興市場進口,但實際上,越南和墨西哥許多商品都與中國有關,不是原材料或半製成品來自中國,就是由中資企業投資生產。中國商品出口美國無疑減少了,而出口越南和墨西哥等國則增加了,其中相當一部分商品最終轉往美國,可見所謂的脫鈎斷鏈純屬欺人之談。正如美國學者指出,中國仍然是美供應鏈中重要一環,在某些方面間接聯繫甚至在加強,試圖「遠離中國商品」的做法大部分是以犧牲美國利益為代價。
道理很簡單,中國是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最完備的國家,也是全球最大市場,任何與中國脫鈎斷鏈的企圖都不可能成功,即使改以「去風險化」包裝,也注定是一廂情願。就以最近華府推出的對華高科技投資限制令來說,其實並沒有多大意義,最多只有政治意涵,因為中國在這些領域早已不再依賴美國,根本不必擔心沒有人投資,美國的打壓反而促使中國加快自主研發。更大的問題是,限制令勢必妨礙美國科技企業的發展,從而失去中國市場。誰得誰失,華府究竟有沒有認真考慮過?或者他們已被政治狂熱迷失了心智,完全不考慮後果?
事實上,老美也知道中美經濟不可能脫鈎,所以一方面不擇手段打壓,一方面不斷尋求溝通對話。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就是為此而來,在訪華期間,中美兩國商務部宣布成立一個工作組,成為雙方之間新的溝通渠道,可見兩國都想穩定貿易關係。當然,中方是否相信美方的誠意則是另一回事,畢竟老美向來說一套做一套,毫無誠信可言。
美國的如意算盤是,中國最好一直停留在中低端產業鏈,不能發展高科技產業,這樣就不會威脅美國所謂國家安全。但中國並非日本,不是由美國說了算,如何發展全由自己決定。美國動不動就拿國家安全來說事,難道中國不需要維護國家安全?難道中國沒有權利發展壯大?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