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拉攏歐日

中美矛盾是不可能解決的,主因是美國要做霸主,不容中國對之挑戰。美國對付英國、日本、蘇聯和今天的歐盟,都是同樣,只是手法不同。中國要復興,憑中國的競爭力,必對美國挑戰。而在中美零和競爭之外,中國與其他國家沒有不可解的矛盾,反而因與美抗衡,中國需爭取其他國家支持,一是不讓美國拉它們來對付中國,另一是中國拉攏它們合力抗美。中國的外交政策不可能再是簡單不結盟,而是遠交近親。近年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後,中國是在國家小康之後,推行世界大同。
因此,中國與各個國家的交往,都應以合作為目的。現時在美國煽動下,不少國家隨其針對中國,其中最大的是歐盟與日本。印度雖與中國有邊界問題,但沒有加入美國圍堵中國的陣營,還可在上海合作組織、金磚國家組織裏有合作的機會。毛澤東時代三分天下,歐洲與日本屬第二世界,當時是中國要爭取它們以抗衡美蘇。同樣策略放諸今天,中國亦需拉歐日以抗美。相對於當年,中國與美國的力量是此長彼消,中國更有條件拉攏歐日,利用美國對歐日不合理的待遇而分化它們。
即使中國並不真心願意與歐日合作,從現實外交策略而言,也要千方百計地盡力與歐日合作,為的是對付美國,減低美國對中國的壓力。
歐盟在烏克蘭戰爭中內部分歧擴大,對美國態度有變。中國與之保持關係,以貿促政,分而治之,大有機會趁勢挑起歐美的矛盾。特別是歐盟在制裁俄羅斯底下正蒙受巨大的經濟困難。今冬若凍,能源危機會加劇歐盟內部和歐美的矛盾。中國可以爭取歐盟恢復與華的正常經貿,拋棄美國強迫的對華制裁。這可是中國外交在近期的重點。
日本遠比歐盟複雜,主因是自民黨一黨專政。與中國的競爭激烈,日本不甘心國力下降,也應付不了社會老化和人口減少帶來的經濟社會危機。雖然外匯儲備豐厚,但內債嚴重,金融並不穩妥,而且經濟復振沒有機會。日本的選擇是與美國或中國合作。親美不可能解決現時的結構困難,反而與華為敵,會加重危機的惡化。美國金融危險風險也自身難保。受制於美國,日本會錯失新興大國崛起帶來的機遇。若中國願意在新興大國陣中引入日本,或許日本便可轉靠非西方集團,與歐盟一起捨棄美國。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