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洗熨髮型業新血難吸 撐輸外勞解燃眉急

洗熨業正面對新人不願入行的困局。 洗熨業正面對新人不願入行的困局。
洗熨業正面對新人不願入行的困局。
疫後服務需求恢復 基層人手仍陷困局
勞工處將於下周一(9月4日)推行「補充勞工優化計劃」,並於同日開始接受相關業界申請外勞。有關勞工包括髮型師、美容師、洗熨員工、售貨員、侍應、接待員、收銀員、文員、電話接線生、駕駛員、送貨員、石工及初級廚師等26個前線基層工種。其中洗熨業及髮型業在疫後的人力短缺情況緊張,並面對新人不願入行的困局,雖然申請外勞或令成本上升,但業界均指計劃有助紓緩人手壓力及行業的發展。
長期加薪招聘 削競爭力
香港美髮美容業商會理事長許迪生昨日在電台節目表示,全港現有逾3,000間髮型屋都面對人手短缺問題,當中以洗頭及染髮員工的需求最大。年輕新人不願意入行,加上疫情期間不少髮型師改以「自由工作者」形式工作,復常後要他們回復全職有困難。目前前線工作如洗頭及染髮工種都嚴重短缺,令不少老闆及髮型師都要「一腳踢」,甚或長期要加薪招聘,亦會減低髮型屋的競爭力,故業內普遍歡迎有關准許輸入外勞計劃。惟輸入外勞要計算其住宿等成本,可能最終會轉嫁至消費者身上。他認為外勞如果來自大灣區,能說廣東話會較有優勢。
變相加大成本 無可厚非
同場的香港洗衣商會主席周漢強則表示,現時洗衣業界約有近一萬人工作,由於之前疫情下食肆清洗枱布、酒店床單洗滌的訂單減少,令當時的洗衣行業出現萎縮;復常後,雖然目前回復疫情前八成生意,但受制於人手普遍欠缺三成至四成,致約兩成洗熨機器在人手不足下無法運作;加上洗衣場工作環境酷熱辛苦、勞動力大,現有不少工人均已年紀大,業界同樣面對缺乏年輕人入行的困局。即使當酒店業請夠人恢復100%房間營運,洗衣場亦要有足夠人手才能應付訂單,目前業界最欠缺的是洗衣工人及整熨工人。
周指,高薪招聘才有望請到本地人,但會削弱競爭力。雖然輸入外勞僱主需負擔住宿開支,變相加大成本,但長遠發展需外勞協助,才能維持運作。
美容業在疫後出現人力不足。美容業在疫後出現人力不足。
美容業在疫後出現人力不足。
前線短缺,部分髮型師要「一腳踢」。前線短缺,部分髮型師要「一腳踢」。
前線短缺,部分髮型師要「一腳踢」。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