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自成一家:中日韓合作前景暗淡

中日韓在東北亞地區三國鼎立,三方互動大致可以有三種模式:一是維持現狀,在經濟領域保持合作,但經常受到政治議題衝擊,互信度一般;二是進一步發展,從經濟合作逐漸走向政治合作,引領東北亞區域一體化;三是關係大倒退,政經領域皆冷。
對北京而言,最理想的當然是第二種局面,並防止第三種局面變為現實。可惜隨着中美逐步陷於新冷戰,加上一些原本有利中日和中韓關係的因素慢慢淡化,日韓似乎已鐵定了心選邊站到美國一邊,第三種局面出現的機率愈來愈大。
先說日本,中日邦交正常化逾50年來,兩國的經貿合作形成了互惠互利的夥伴關係,至今分別成為世界第二與第三大經濟體。但近年美國圍堵中國,作為美國在東亞地區重要盟友的日本積極配合,一起構建排除中國的供應鏈聯盟。長期是中日關係壓艙石的經貿合作,如今已危危乎。
至於南韓,中美博弈同樣影響到該國與中國的經濟關係,種種迹象顯示,南韓正逐步與中國經濟脫鈎。令人更擔憂的是,原本是中韓關係壓艙石的南韓國內民意,也愈來愈倒向美國,支持政府與中國對抗。中韓建交31年,在多個領域的合作成果有目共睹,南韓人對中國的觀感原本不差,可近年南韓國內的反華情緒已取代反日,中國成為南韓人最不喜歡的國家。箇中原因,除了早些年「薩德」問題爆發後,中國中斷在諸多領域與南韓的交流,令不少南韓人反感,也和部分南韓人尚未適應中國快速發展、心態上仍固守原有優越感有關。
無論如何,如今疫情已經過去,中國應該增加民間交流,致力提升韓日民眾對中國的正面觀感,否則中日韓合作前景只會愈來愈暗淡。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