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橫眉冷看:盡快開拓收入來源

世界潮流是減少股票交易徵費,唯獨香港政府逆流而上,在2021年宣布,將股票印花稅由0.1%增加至0.13%,而且是向買賣雙方徵收,此舉使香港變成全球股票交易稅率第3高的市場。日前,中國內地推出措施提振股市,第一招就是減股票交易徵稅,由向賣方徵收0.1%,大幅減半,變為只徵收0.05%,買方維持免徵稅。相對香港,政府向買賣雙方各徵收0.13%,合計起來便是0.26%,香港股票交易徵稅是內地的5倍以上。
今番內地大減股票交易稅,使香港變得十分為難,特區當年加股票印花稅,目的是增添庫房收入,以彌補社會援助的巨額開支。如今政府的開支依然龐大,賣地收入卻不如預期,若然股票徵稅又減,政府坐吃山崩,財政危機會更加迫在眉睫。
不過,削減股票交易稅是大勢所趨,就算今年不減,說不定明年、後年也要減。實際上,減稅不一定會減少政府收入,只要懂得在金融市場上,開拓更多收入來源便可。譬如香港股票牛熊證的交易十分活躍,在全盛時期,筆者身邊不少朋友都精於此道,自命是牛熊證的炒賣專家,但這類投資產品並無徵稅,炒家在一天之內,買賣同一隻牛熊證5、6回,政府卻連一毛錢的稅收也沒有。相反,投資股票就要來回徵稅,兩相比較,未免太不公平,故特區政府應考慮向股票市場的衍生產品,開徵新稅項。
在電訊科技發達的時代,交易大可以全天候進行,目前香港交易模式十分僵化,掛起黑色暴雨警告或8號風球以上,一律停市。停市一天,失去的交易金額動輒以千億元計算,政府的交易徵稅便蒙受損失。因此,盡快實行全天候交易,對增加庫房收入,將大有裨益。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