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專家:日方應檢測氚以外輻射物質

梁美儀指第三方檢測,令市民回復信心。 梁美儀指第三方檢測,令市民回復信心。
梁美儀指第三方檢測,令市民回復信心。
【本報訊】日本排放核污水後,近期檢測核電站附近海水放射性物質「氚」的濃度低於可檢測下限。海洋污染專家指出,現時檢測放射性物質的範圍不足,氚以外的放射性物質亦會進入海底沉積物,故他認為日本當局應全面檢測其他輻射物質及沉積物,才能有更好的監測及全面檢討。
香港城市大學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梁美儀表示,日方將核污水稀釋後排放,不應出現超標情況,但日本排放核污水只檢測氚,其他很多放射性物質會依附懸浮粒子進入海底沉積物,而國際原子能組織早前發布的附加報告,亦發現經處理的核污水內含7種可量度的核元素,包括「銫」及「鍶」等,反映日方處理核污水未能百分百隔絕核元素。因此,日方應檢測氚以外的輻射物質及沉積物,才能做到全面檢討。
梁又說,日方現時排放核污水的處理系統較新,效能亦較好,惟長遠而言,運作上或出現會勞損、機件故障及人為錯誤等問題,尤其福島第一核電站的過千個儲水箱中,以早期興建的較骯髒,因早前反應堆反應強烈;而現時排放的污水,相信來自近期較乾淨的儲水箱,關注屆時日方排放較骯髒的核污水,系統表現會否受影響,強調要長遠監測。
籲第三方檢測增市民信心
身兼食物及環境衞生諮詢委員會主席的梁美儀續指,現時只由日本單方面檢測海水,質疑數據的可信性,認為若給予國際原子能機構入場作第三方檢測,且雙方的數據脗合,相信會令市民更有信心。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