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樣樣失分 物價貴一支水$16 食店排長龍呆等 旅業須新定位 勿短期措施掩蓋問題

通關後,大批港人在周末到內地消費。 通關後,大批港人在周末到內地消費。
通關後,大批港人在周末到內地消費。
【本報訊】疫後至今大半年,但經濟仍無起色,旅客未回復疫前水平,但大量市民則湧往內地消費,周末及假期香港被清空。議員江玉歡日前到深圳旅遊,指內地物價低,食肆毋須排長龍,港府要重振經濟及搞活夜市,必須有定位、目標及策略,而疫後香港已反應得較慢,更強調不能用短期措施去掩蓋問題,這種思維方法幫不到香港。
江玉歡在社交平台貼文,指來港消費的內地遊客多認為香港物價太貴,16元一瓶礦泉水,深圳僅6元人民幣,而且大部分品牌內地也有。她指在港食店排隊,要在門外大排長龍或等候,反之在內地拿個號碼便可,可邊等邊購物。
周邊早訂定策略搶客 港慢十拍
現時深圳有不少大商場及景點,她亦發現有不少港人遊覽,這與商場的布置及配套設施不無關係。她認為香港要重振經濟,必須要因應大環境重新定位,明確定下目標及策略,再制訂行動,而非花費大量人力物力搞種種短期措施。疫後,香港已反應得較慢。她更引用葡文,指Tapa buraco 的思維方式幫不了香港。意即用短期措施來掩蓋問題的方式行不通。
對於如何重振旅遊業,她認為必須要有一套全面策略。她指鄰近的城市和國家,例如澳門、日本、新加坡、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及南韓等,均在去年及今年初定下疫後及未來幾年的旅遊業全面策略、制訂市場方針、鎖定目標群組及設定旅遊業發展的經濟目標。
她指有些地方去年已作好計劃出擊,又反問香港應否制訂一套全面的執行計劃,再加上居於新界的市民返內地較方便,往內地消費的模式將持續,故香港在城市規劃、布局、社區發展及商品服務業等的發展,亦應作更周詳的考慮及調整。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