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下一代就快絕種 振生育須有對策

香港生育率全球最低早就毋庸贅言,聯合國統計顯示,香港每名婦女平均只生育0.77名子女,即一名女性也生不出一個嬰兒,以此趨勢觀之,若說香港人遲早絕種絕非危言。港府至今仍抱着「鼓勵但不干預」的心態對待生育率不足問題,擺明將「爛攤子」拖延下去。
根據家計會去年公布的「2021年青少年與性研究」發現,18至27歲青年計劃將來不生育的比率增加,理想結婚及首次生育年齡亦呈上升趨勢,顯示現時香港女性教育水準提高,除了結婚及生兒育女,還會選擇專注發展事業。其次,有婦女表示「責任重大」和「經濟負擔加重」是養育孩子的主要困難,生育後也缺乏相關的託兒服務等支援。該會強調,香港其實不乏考慮生育、未決定或不知道生育意願的人,政府應針對該類市民提供更多支援,移除他們的生育障礙。
最近這個話題亦被眾多議員所關注,紛紛出謀獻策,部分女性議員甚至建議政府提供輔助生育方面的資助,例如雪卵、人工授孕等,皆因這些技術所費不菲,並非一般打工仔能夠負擔,而日本、新加坡、德國政府亦有類似資助政策。不過,雪卵又好,人工授孕也罷,對刺激生育率的幫助可能只是輕微,皆因生育與否,涉及社會深層次矛盾,這些「源頭」不解決,輔助措施再多也是事倍功半。
為何這樣說呢?正如上述家計會的研究,生兒育女「責任重大」和「經濟負擔加重」,直接影響年輕家庭是否願意生育。舊時社會觀念是天生天養,一對夫婦隨時生十個八個孩子,但隨着時代轉變,社會進步,人們更着重為子女提供人生規劃,供書教學、如何令子女贏在起跑線等,都是人們生育前的重要考量。更不必說,香港寸金尺土,上樓難依然是個大問題。當年輕人無法安居樂業,自然對成家立室、生兒育女不抱希望。何況今時今日香港男少女多,而且女性在職場地位提升,不少女性傾向遲婚或不婚,同樣對生育率造成打擊。
但這樣是否等於政府可以毫無作為,繼續「積極不干預」呢?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港府老愛拿新加坡來比較,大家就看看新加坡政府是如何鼓勵生育。星洲同樣面對生育率下降的問題,但當地政府是切實拿出真金白銀來鼓勵生育,包括嬰兒花紅現金獎勵計劃、設立兒童發展戶口、稅務回扣、託兒資助、預購組屋優先權等。對比港府只是象徵式地提高子女免稅額,口惠而實不至,星洲顯然才是「積極鼓勵」的佼佼者。
青年智則國智,青年強則國強。要是一個地方的青年不願生育,下一代隨時絕種,那麼,這個地方肯定是沒有前途的,而這恰恰是香港當前面對的問題。更須指出,香港預計在2050年將會成為全球人口老化程度最高的城市,逾四成人口達到或超過65歲。一方面人口老化,另一方面沒有新血補充,港官一味無為而治,任由年輕人躺平,怎能不令人對未來憂心忡忡?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