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雙城房屋故事 對照城市動力
執筆之時,正身處新加坡參與清華大學EMPA課程海外研習,其中一個考察重點就是當地的房屋政策。香港與新加坡的雙城故事,是一個說不完的話題,兩地各有優勢,香港勝在自身條件較好,背靠祖國自然不愁發展機遇,但亦是這個原因,多年來政府欠缺危機感,採取自由放任政策,造成社會深層次矛盾,房屋問題尤其突出,仍然有20萬人住在不適切房屋,公屋輪候時間超過5年,導致年輕人對前景感到迷惘,失去奮鬥動力,更不要說組織家庭生兒育女。
新加坡令香港人羨慕的,肯定是他們的公共房屋政策,當地八成人住在公共房屋,當中九成以上是自置形式的組屋,多數單位面積為50至100平方米,折扣後售價相當於60萬至200萬港元,是一個非常容易負擔的價格。當地人除了買得起,亦不用抽籤等運到,採用Build to order(先申請後建造)方式,政府決定了某個地方興建組屋,當申請人數足夠就開建,等候時間約4至5年,令申請人有預算,有利於家庭計劃。組屋計劃另一個優點就是靈活,當地人有兩次申請機會,當家庭成員增加,可轉買大單位,到了退休年齡子女都遷出戶口,長者又可出售面積較大的單位套現,作為退休用途。
歷屆新加坡政府都相信,房屋是穩定人心的關鍵,所以他們認為擁有房屋是市民的基本權利,故他們的自置居所比例極高。而新加坡政府將公營房屋(主要為組屋)與私人市場完全分隔,組屋的功能就是自住,基本沒有投資功能,轉售也只能給符合資格人士,有負擔能力又想有投資性質的可選擇供應有限的私人市場,當地的私人物業價格近年也上升不少,但對一般市民影響不大。
我覺得最值得參考的就是Build to order,可逐步取代現時居屋抽籤的制度,但現時居屋供應非常有限,難以完全實施,我認為在中部水域人工島上的資助出售房屋可以作為試點,現時中部水域人工島正進行可行性研究,政府應同步進行在上述土地的分區規劃,劃出土地興建資助出售公營房屋,首批居民可在2033至35年左右入住,有興趣申請人士,可以一筆過或零存整付形式購買中部水域人工島的發展債券,當這些新居屋落成,就是債券到期之日,市民可用作支付首期。市民買居屋不用靠抽籤,家庭計劃就更有預算。這個概念為「居者造其地」,一次過解決中部水域人工島融資和市民住屋需要,將中部水域人工島的興建與市民對改善生活的願景結合一起。
讓年輕人看到希望
後記:筆者參觀新加坡的建屋發展局時,巧遇香港房屋局局長何永賢與一眾房委會成員,我們都是懷着相同的目標來到新加坡取經,我相信社會如能解放思想,萬眾一心,不單止能縮短公屋的輪候時間,讓市民住得好一點,更讓年輕人看到希望,願意建立家庭,為下一代和香港而奮鬥。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