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新全球化

金磚國家組織擴容,形成足以與發達國家G7抗衡的新興國家集團,有論者稱之為再全球化。但今次它們開啟的全球化,與歐美發達國家早一輪的全球化大不相同,絕對不是舊全球化的重新啟動,而是屬新的全球化。
二次大戰後的全球化,實際只是由美國一統歐美殖民帝國,替代歐洲殖民帝國。1956年蘇彝士運河之役後,歐洲殖民帝國陸續瓦解,美國全面接收歐洲殖民地的勢力範圍。即使殖民地獨立,還是困於美國為首歐美國家的政治、經濟、社會的控制底下。冷戰結束,蘇聯東歐變天,代表着美國式的全球化進行全球一統化。世界貿易組織在21世紀的發展,正是讓美國和歐洲的跨國企業把全球各國經濟歸納於它們的企業控制之內,美國歐洲政府借國際機構推行全球的美國化,不僅限於經貿,而是政治、社會、文化同時的一體化、全球化。
這樣的全球化,是把各國不同的體制全部統一於美國制度、歐洲或西方的價值之內,國際機構與跨國企業(製造業、礦產資源、科技與金融)主力推行,美國歐洲政府以軍事政治意識形態來迫使各國接受。或許比起19世紀殖民主義的全球化,沒有那樣的強暴,更多着重經濟、法律、政治與意識形態,但強制改變別國的體制、價值,用政治支持的市場力量掠奪別國資源,性質沒變。現代化的全球化實際代表了政治、經濟與文化的剝削、搶掠,追求的只是發達國家裏企業與精英的利潤利益最大化。
正因如此,美式全球化是靠戰爭武力驅動,也因此,被全球化的國家與民眾長期反抗。即使美國強大,被全球化國家反抗引致的戰爭此起彼落,沒有間斷。也正因如此,掠奪式的全球化被迫作了不少讓步。武力反抗與經濟競爭使這樣的全球化堅持不下去,一方面,反抗的國家反全球化,以對抗美國西方的欺壓;另一方面,美國等經濟競爭不了,便開始用畫地為牢或脫鈎方法來抵銷反抗國家的競爭優勢。
但金磚國家的擴容,顯示新興國家的團結,聯手推動以它們為主的全球化,響應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和全球發展倡議,用平等開放貿易和經濟合作來替代美國主宰的全球化,排斥美國歐洲的經濟勢力。這種全球化是新的全球化,真正的國際貿易自由化、一體化,今後世界便是去美國式全球化與建立新全球化的替代過程。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