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檢驗日海產雖合格 擴大管制不應抹殺

近日有市民在超市搶購食鹽。 近日有市民在超市搶購食鹽。
近日有市民在超市搶購食鹽。
10都縣以外食品持續抽驗
日本排放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水,港府上周四(24日)凌晨起禁止來自日本福島沿岸及鄰近共10個都縣水產品進口。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昨稱,若日本其他地方進口本港食物的輻射量超標,當局或將擴大管制。食物安全專員指會嚴格把關從海、空入口本港的日本食物,所有水產無論來自哪個縣份都會全檢,其他食品則會抽檢,至今所有結果合格。
謝展寰在電台節目表示,核污水存在風險,當局在確保市民健康的大前提下,香港與日本貿易關係已非最重要考慮,批評日本當局未有就有關情況進行解說。世界上無長期排放核污水的先例,現時不只是日方的淨化及排水系統是否符合標準,而是擔心長遠對環境和食物安全能否更好保障。本港有意欲了解情況,惟需視乎與日方的討論有無進展,若本港能夠參與其中,相信可提高信心。
問及本港為何未有跟隨國家全面禁止日本水產進口,謝展寰稱,日本福島排放核污水後,附近地方輻射數據是本港調整措施的參考數據之一。禁令下日本10個都縣以外的水產入口,需要通過檢測,符合國際輻射安全標準,方能入口本港。若日本其他地方進口本港食物的輻射量超標,當局或將擴大管制,但目前機會不大。
他又提到,日本東京電力公司今年5月在福島第一核電站港灣內捕獲的海魚許氏平鮋體內輻射超標,輻射元素銫的含量達到每千克1.8萬貝可,超過日本食品衞生法所規定標準180倍,令人對日方在處理排放核污水環節是否出問題感到懷疑。
勿因唔執輸盲搶鹽
食物安全專員黃宏指,會全檢所有水產,包括檢測輻射含量,其他食品則會抽檢,目前輻射檢測的時間和以往相若。謝展寰補充,檢測時間約3小時,除禁止的日本10個都縣水產品入口外,亦會檢測日本其他地方的進口水產,以符合聯合國食物法典委員會標準,包括輻射水平的標準,強調所有市面上售賣的日本食物都是安全,市民可以放心食用。
對於有市民搶購食鹽,黃宏表示,根據世衞標準,一個普通成年人每日食鹽吸入量不超過5克,即大約一茶匙,過量進食對身體不好,包括增加患上高血壓和中風的機會,呼籲市民不需要買過多的食鹽。謝展寰續說,市民可能看到內地、澳門和南韓有人搶鹽,心理影響下才「唔好執輸」跟隨,他強調食鹽無助減少體內輻射,本港食鹽供應量亦充足,毋須擔心。
謝展寰謝展寰
謝展寰
黃 宏黃 宏
黃 宏
當局亦會檢測其他日本進口食品。當局亦會檢測其他日本進口食品。
當局亦會檢測其他日本進口食品。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