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橫眉冷看:北上消費非無因

早前筆者與友人同遊深圳,光顧一家有餐飲兼卡拉OK的飯館,玩了3小時,結帳不過是100多元人民幣。我倆離開後約半小時,朋友的手機傳來短訊,飯館職員通知我們,在該店遺下了一支小型消毒噴霧,歡迎隨時去取回。自從新冠疫情之後,這類消毒劑非常普遍,也不值錢,店員拾到後大可以隨手棄掉,但他們敬業而盡責,特意找出聯絡方法,馬上通知客人,這種貼心的服務,在香港已愈來愈少見。
筆者是科技盲,對新式的通訊和支付系統頗陌生,我由是向朋友探問,為甚麼店員能馬上透過手機跟他聯絡上。朋友說,進店後職員主動要求加了他的微信號,故不論是點餐還是召喚服務,都可以透過微信,既然雙方在微信上聯通了,客人即使離開餐廳,店員也可以隨時找到我們。
這種只光顧一次就可以讓商舖與顧客建立長期聯絡關係的方式,不獨是在香港,即使在世界其他地區,也十分少見。近年中國的營商模式頗成功,看來確有其獨到之處。香港的經營者老是抱殘守缺、不思進取,怪不得愈來愈多人喜歡離港消費。
香港的餐飲、零售業疲不能興,問題主要還不在於有否使用新科技。論通訊和支付系統,日本、台灣也不比香港先進,可是不少港人都愛到日、台兩地消費,若然時間短促、不便走太遠路程,便紛紛到內地大灣區吃喝玩樂。單計今年7月,北上的香港旅客便高達468萬人次,其中不少是到大灣區去。香港人喜歡到深圳遊玩,未必全是因為當地消費便宜,而是內地的服務從業員,普遍都更願意對客人盡心。以上述事件為例,哪怕只值十元八塊的遺失物,該店的服務員也會盡力嘗試,送回客人手中。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