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政情:集中資源 建公屋 無助階級向上流

綠置居必須改革,至少要好過公屋。 綠置居必須改革,至少要好過公屋。
綠置居必須改革,至少要好過公屋。
「人望高處,水向低流」,向來關注房屋政策嘅議員洪雯,指「安居」同「樂業」,係驅使階級流嘅主要能量,然而政府不惜代價、集中資源興建公屋嘅做法,既無助階級向上流動,反導致基層人口日益增多,社會貧富日趨懸殊,質疑現行嘅房屋政策方向並不正確。
洪雯係應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嘅邀請,拍片討論香港嘅房屋問題。期間招國偉提出,公屋、居屋、綠置居、首置盤等房屋階梯,能否回應市民嘅住屋需要?洪雯話本港嘅房屋階梯雖然有好多種類,但數量、質量同價格,都同市民嘅需求或負擔能力脫節,即使樓市下調,青年人依然置業難,無殼蝸牛嘅居住問題未解決,輪候公屋嘅時間都要5.3年。洪雯指香港目前最缺乏並非公屋,而係公屋以上嘅台階,佢話有一部分公屋居民有意向上流動,然而成功申請居屋比率好低,只得十分之一。公屋居民雖有「綠置居」呢道「旋轉門」,然而綠置居「納米化」嘅情況令人詬病,佢話單位面積竟然可細過20平方米,而呢種細單位嘅比例達15%,仲高過公屋嘅13%。
綠置居吸引力不足需改革
佢話既然住公屋只交廉價租金,咁仲有咩動力攞一大筆錢出嚟買一個,仲細過公屋單位嘅物業?更何況綠置居嘅用料、外形、設施同公屋別無二致,佢認為綠置居必須改革,起碼要好過公屋,公屋居民至願意攞錢出嚟買。至於私人發展商參建嘅樂建居,洪雯擔心最大問題係質素要比居屋好,但倘若難以保證盈利的話,恐怕無發展商願意參與。
佢又提到去年有4.9萬戶公屋居民申請居屋,但幸運兒只得3,000多,若果呢4.9萬戶都如願以償,就可以騰出4.9萬個公屋單位,咁又何需300多億元去興建簡約公屋?況且300億元只係建3萬個,只能住幾年嘅簡約公屋。如果公屋居民向上流動速度加快,公屋輪候冊上嘅無殼蝸牛就得以提早上樓。
可惜現時公屋嘅流轉速度幾近停滯,每年政府收回嘅公屋單位約8,000多,僅佔總數1%,而當中有六成係由於租戶過身,即係話每年僅有0.4%嘅公屋住戶能夠踏上房屋階梯,搬入居屋,實現上流。
至於無資格申請公屋,亦無能力買私樓嘅夾心階層,洪雯指佢哋較基層更辛苦。佢話基層同中產係會互相參照,如果基層發現中產日子更難過,咁倒不如躺平算啦,結果就推升公屋嘅需求,以致今日香港嘅勞動參與率較新加坡、日本、韓國以至內地都要低,各行各業都呻勞動力不足。
招國偉都好同意洪雯嘅見解,佢話中產其實都好慘,唔少夫婦要照顧其年邁父母,同時又要養育下一代,負擔甚重,相當吃力。而公屋居民買樓向上流係重大決定,首期、按揭,裝修都在在需財,之不過,好多人都睇唔出綠置居同公屋有咩分別。佢話付出一大筆錢所購置嘅物業,竟然仲細過以前租住嘅公屋,變相買仲貴過租,咁嘅情況都真係幾難搞囉。
洪雯(左)話樓市下調,青年人依然置業難,右為招國偉。洪雯(左)話樓市下調,青年人依然置業難,右為招國偉。
洪雯(左)話樓市下調,青年人依然置業難,右為招國偉。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