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機場恢復65%客運量 人手不足難配合增長

香港機場目前每日客運量已重拾至疫情前的65%水平,預計有望在今年底恢復至疫情前約80%。 香港機場目前每日客運量已重拾至疫情前的65%水平,預計有望在今年底恢復至疫情前約80%。
香港機場目前每日客運量已重拾至疫情前的65%水平,預計有望在今年底恢復至疫情前約80%。
逾2800外勞料10月才抵港 涵蓋10工種
本港航空業正逐步復甦,港府財金官員指本港國際機場目前每日客運量和航班升降量,分別重拾至新冠疫情前的65%和70%水平,香港機場管理局預計客運量有望在今年底恢復至疫情前約80%,並於明年全面恢復。本港航空復甦步伐雖符合預期,惟人手不足問題仍嚴峻,而航空業外勞輸入計劃首輪申請已有28家航空公司獲批,合共2,800多個名額,佔整體約45%,涵蓋地勤人員、機坪服務員、飛機維修技工等共10個工種,預計他們最早可在今年10月抵港。
財金官員指,目前香港機場共有約110家航空公司,營運來往全球165個目的地的航班,恢復到疫情前約75%水平。同時,機場及其周邊的多項發展正在全速進行:三跑系統、大型綜合設施、酒店、商廈、物流中心、交通基建連接等正相繼落成。
「城市機場」轉變「機場城市」
他續指,本港國際航空樞紐發展,正由「城市機場」轉變成為「機場城市」,認為需要把握當前大趨勢、新機遇。其中,「橋頭經濟」的新模式下,他指近年世界一流的機場,不再只是運載客貨的運輸設施,而是轉型成為經濟活動樞紐;機場亦不再只是旅客出入境或過境的地方,而是結合航空和不同經濟功能的商業地標,乃至悠閒度假區。當局正全力實踐「機場城市」的願景,包括佔地25公頃的SKYCITY(航天城)發展項目、鄰近的亞洲博覽館亦將進行第二期擴建工程。
其次是大灣區增長新機遇,該官員指粵港澳人口接近8,700萬人,人均生產總值超過2.2萬美元。疫情前,香港以外的大灣區城市,每年約1,400萬人次旅客使用香港機場。未來香港需進一步優化「多式聯運」網絡和運作,發揮好香港作為大灣區區域航空樞紐地位。
三跑明年竣工 客運力升50%
其中,機場三跑系統明年底竣工,屆時機場可處理客運量可顯著提升約50%,每年能接待1.2億人次。機場的「海天中轉大樓」將於短期內啟用,日後經港珠澳大橋前往香港國際機場轉機的過境乘客,可直達機場禁區前往登機閘口,毋須在香港再辦理出入境手續,相信能便利更多旅客。
最後是貨運物流的範式轉移,網購是近年環球消費的大趨勢,而去年本港空運貨量達420萬公噸,以量計只佔香港總貨運量2%,但佔香港總貿易價值高達48%。官員指,香港須抓住現代高端物流服務的龐大增長機遇。機管局近年夥拍多家公司投資建造多項先進的物流設施。其中,由菜鳥網絡牽頭的合資公司所興建及管理的高端物流中心,將於今年落成啟用;處理內地轉口郵件的「中轉郵件中心」亦將於2025年完工。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