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龍七公:內地電廠取經 爭取未來發展

筆者日前聯同梁子穎議員等一行人到深汕特別合作區走了一轉,考察調研當地一家發電廠。據了解,這所發電廠是廣東省首個百萬千瓦級超超臨界燃煤電廠,該廠使用多線程碳捕集技術,包括製作乾冰及研究培育微藻技術,一方面捕集發電過程中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同時利用二氧化碳轉化成不同用品。該廠同時附加污泥處理,把污泥燃燒用作發電,餘料更能成為建材材料,做到轉廢為能、轉廢為用。
反觀香港,能源發展在壟斷的情況下,發電、電網輸電和配電3個環節都欠缺合理的區分和相應的競爭,令電價不合理、資訊不對稱,更難言創新。筆者認為引入新競爭,甚至促成香港發展新能源基建新產業,是香港應爭取的發展方向。
深汕特別合作區可以說是深圳市與汕尾市合作管理的一個「飛地」,位於汕尾市海豐縣的一部分。筆者曾參觀香港的發電廠,今次到深汕參觀發電廠,對了解內地在發電領域和轉廢為能的科學技術與環保處理能力,有更深入學習。深汕的發電廠雖然是用煤發電,但其超超臨界燃煤技術可以令燃煤電廠在高溫運作時,能實現更高的熱效率,比傳統燃煤電廠更少的氣體排放,能達到低排放、低浪費、低污染等好處。而這家電廠並沒有露天煤灰湖,即使像調研當天突然一陣狂風,也不會出現煤灰亂飄情況。此外,發電廠更肩負將深圳市的污泥轉廢為能,令發電與廢棄物處理有機結合;而更重要的一項轉廢為用技術,是利用二氧化碳進行多種藻類培植的研究,這些技術一方面有助減少發電過程所產生二氧化碳的排放,亦有助其他產業邁向更高質量發展,有助於農產品提升、發展健康產品原料等。
電力公司的代表亦向我們介紹海上風力發電的最新發展。和大眾一般所以為可再生能源都是成本高昂的不同,現在海上風力發電技術已成熟,零排放之餘,每度電的成本大為降低,到現時本港電價範圍內,方案非常值得香港參考。可惜的是,到今時今日,香港特區政府部分行政官僚仍然是閉門造車,只靠兩間電力公司提供的資料,長久以來處於被動狀態!而現時香港在發電、電網輸電和配電皆被電力公司包攬,造成資訊公開不足、電力來源沒選擇;政府也沒有為市民和企業提供更合理而穩定的電力市場,亦沒有引入競爭開拓新能源市場。
解放思想 破除藩籬
若能在香港鄰近的海面上發展興建大型風電場,將有助降低和穩定香港電費,亦有助達到香港和國家對碳中和碳達峰的目標。若能與學術界配合研發新技術,令海上風電場可以更環境友善,並進一步發展綠氫技術,不但能穩定香港和整個大灣區新能源供應,更有助香港掌握未來新能源產業發展。筆者希望與能源相關的政府部門和官員能解放思想,破除利益固化藩籬,這才是香港的理想出路。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