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龍七公:旨意阿爺打救 香港養懶骨頭

「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已是回歸以來香港的寫照,自2003年中央開放個人遊計劃以來,香港便養成了事事指望「阿爺」打救的惰性。個人遊高峰期,香港一年有逾5,000萬內地旅客人次訪港,各行各業「躺着也賺錢」,造就樓股雙飛。但隨着經濟模式改變,加上3年疫情打擊,繼續倚賴個人遊振興經濟,顯然不切實際。
港府早前公布第二季本地生產總值(GDP),增長放緩至1.5%,未能承接第一季升勢,按季更下跌1.3%,表現令人失望。全年經濟增長則由原先預測的3.5%至5.5%,調整至介乎4%至5%。換言之,餘下兩季至少要有5.8%經濟增長才能達標。港府樂觀地認為旅遊業繼續有高速增長,能夠帶動經濟在下半年反彈。但旅遊業是否真是打救經濟的萬靈丹,不由人不疑問。目前旅客量回復到疫情前約七成水平,當中超過八成為內地旅客。港府由是指望內地客撐起本港經濟,重溫個人遊高峰期的好夢。然而,經過疫情衝擊,內地旅客消費模式改變,他們來港更着重文化深度遊,例如會到麥當勞道、快富街、油麻地警署、堅尼地城新海旁打卡,這些在香港人心中萬沒想過成為爆紅景點的地方,偏偏成為新一代內地旅客尋寶之地。
旅客來港當然會消費,但打卡不用錢,過去蜂擁名店爆買的熱鬧場面亦不復以前,人均消費減少是不爭的事實。既然內地旅客喜好文化深度遊,但港府和業界又有沒有配合呢?單是堅尼地城新海旁,旅客打卡往往造成人車爭路,險象環生,在在需要港府增設配套配合,惟至今未見改善。
趕客劏客 不思進取
至於業界又有沒有爭氣呢?屢有內地旅客投訴在茶餐廳用膳受到不禮貌對待,更有傳媒放蛇,刻意用普通話點餐,結果遭店員嘲諷一番。更不必說,有些商店專劏遊客,斤變両、賣假貨屢見不鮮,做臭香港個名。的士司機亦是「臭名遠播」,時有揀客拒載、濫收車資問題,往往令旅客對香港留下極壞印象。
港府同樣不思進取。郵輪碼頭大而無當,配套全無,早前鬧出無車接載旅客出市區的笑話。事實上,隨着內地發展一日千里,香港優勢大不如前,論科技先進,香港輸內地九條街;論友善好客,香港更是朝相反方向發展。各行各業視「阿爺」打救為理所當然,彷彿欠了香港一般,卻鮮有人捫心自問我們能夠回饋甚麼?如何做到有進步具競爭力?
幸福不是必然。過去國家飛躍發展,香港有背靠祖國的優勢,加上中央惠港政策源源不絕,的確令香港不用付出就能收穫一切。但今時不同往日,在中美角力愈演愈烈的大環境下,美國動輒對華提出制裁,香港斷難獨善其身。何況內地經濟陰晴不定,多個大型發展商財困,地方債務急增,中央未必再有餘暇兼顧香港。港府以至每個市民必須想一想,飯來張口、養懶骨頭的好日子還能維持多久。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