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懶理糞水橫流 三大部門鬥卸

「三個和尚無水食」的故事耳熟能詳,一直是特區政府各大部門互相扯皮的寫照。由於新界鄉郊欠缺公用污水渠,村屋胡亂接駁排污屢見不鮮,糞水滲漏不僅損害衞生,而且擾民。申訴專員公署踢爆,三個主要負責部門——環保署、地政總署及食環署接獲投訴後往往互相卸責,敷衍了事,任由問題日積月累不斷惡化,簡直豈有此理。
環保署資料顯示,在2016年至2022年接獲的排污投訴中,逾60%需跨部門處理,大多涉及化糞池溢流或滲漏,惟公署調查發現,環保署、食環署及地政總署對權責意見分歧,以致在處理投訴、跨部門轉介,以及跟進等方面有欠妥善,有些投訴個案被拖足16個月,部門亦僅是發出勸喻信了事,至今沒有村屋業主被控違反《水污染管制條例》,新界繼續糞水橫流,亂象沒有解決。
公署建議上述部門設立跨部門跟進機制,就各自權責互相交流及處理問題,出發點雖好,但如此「理想化」的建議,顯然只是對牛彈琴,在特區政府之內肯定不可能存在。皆因回歸以來,部門各行其是、懶政成風已是常態,官僚做又三十六,不做又三十六,又何必「有自唔在,攞苦嚟辛」?反正污水不是在自家門前滲漏,當然是拖得就拖、卸得就卸。
特別是食環署及地政總署,長居民怨排行榜前列位置,不管是申訴署抑或是審計署,對它們的調查和批評還少嗎?到頭來還不是意見接受、態度照舊?
港產官僚尸位素餐、虛應故事其來有自,本報最能作證。例如油塘水泥廠長久違規運作製造大量污染物,危及區內10萬居民健康,環保署及地政總署一直置若罔聞,直到本報介入,兩個部門才悻悻然對水泥廠執法。又如西貢相思灣村土地亂象叢生,不僅有人涉及僭建、亂倒泥頭及斬樹等多項違規事項,「村霸」更霸佔官地僭建碼頭,為其經營的水上活動店牟取暴利。規劃署和地政總署一直裝聾扮盲,及至本報踢爆,輿論嘩然,兩個部門終於踢一踢動一動。
更經典的是深水埗天橋底「南亞村」,長期為當區居民帶來毒品、治安、衞生等大量問題,惟由於處理部門多達6個,包括食環署、路政署、地政總署、康文署、民政事務總署及社會福利署,大家你推我讓,終於令上址淪為「六不管」地帶。要不是本報鍥而不捨追蹤報道,部門不得不認真處理,「南亞村」肯定遍地開花。
現屆政府言必稱「以結果為目標」,擺出強政勵治狀,但事實卻是雷大雨小、成效不彰,各部門顯然沒有隨着特首換人而換了腦袋,依然是想方設法蒙混過關,但求過了海就是神仙,完全違背服務市民承諾。說到底,香港許多問題都是人的問題,高官固然為官一任,夠鐘就走;公僕也是得過且過,胡混度日,於是乎,整個特區管治毫無長進,民生問題積重難返。一節見則百節知,連新界排污也不願管、懶得管,人們還能指望特區政府能做事、做成事嗎?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