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無故解約拖公積金 教師求助個案升兩成

香港教育工作者工會指今年收到求助個案創新高。 香港教育工作者工會指今年收到求助個案創新高。
香港教育工作者工會指今年收到求助個案創新高。
【本報訊】作育英才的學校卻牽涉誹謗及無禮對待職員等事件。有兩年前成立的教師工會指出,今年收到的求助個案屢創新高,按年升幅超過20%,而眾多個案涉及教師薪金、無故解約等問題。工會又收到職員被無禮對待,包括沒通知下遭更改學校內部電郵密碼,甚至牽涉被學校高層要求「修飾」會議紀錄,促法團校董會加強監管學校的管理。
有校長涉卸責及誹謗
香港教育工作者工會過去兩年已處理超過1,700宗教師投訴,涉及教師薪金及公積金計算、無故解約及勞資糾紛等,而大部分均通過調解等成功處理。其中有學校職員投訴,兩年前多次被校長要求刪改會議紀錄,令新紀錄並非全按事實記錄;其後職員卻被校長向法團校董會指摘紀錄出錯,工會稱校長涉嫌推卸責任及誹謗職員。
該職員又稱,在校長房內多次被拍枱大罵,其後因精神健康問題告假時,學校管理層卻擅自更改其學校內部電郵密碼;亦於未有知會,擅自更換辦公桌抽屜鎖頭及取走學校夾萬鎖匙;座位更被圍封。工會批評學校人事管理手法不近人情,不尊重教職同工感受,對職員身心造成極大負面影響,亦損害職員的專業信譽與事業前途。
亦有津貼學校教師退休後,等待接近一年才能全數取回公積金,遠超20多個工作天內獲發的法例要求。工會稱,該退休教師多次向公積金組及所屬分區查詢無果,直至今年8月取回所有公積金款項,批評處理程序欠缺透明度。
教工會主席黃建豪表示,求助個案增加,顯示教育界勞資糾紛持續發生,需要勞資雙方重視,而教師是學校最寶貴的資源,公平公正、以人為本的管理手法是保障教職員權益和學生福祉的關鍵。若學校長期與老師發生糾紛卻無法妥善解決,將損害學校發展和學生學習成效,促請法團校董會加強監管,須確保學校遵守《教育條例》。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