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激濁揚清:日本應提防真正敵人

日本內閣府發布《世界經濟潮流》分析報告,提到要解決或緩和中國與美國的半導體等貿易摩擦並非易事,在中美經濟脫鈎背景下,各國必須努力避免內向型經濟。坦白說,中美若不在戰場上一較高下,就必然透過貿易來拗手瓜,包括日本在內的國家均難以獨善其身。
若論當今哪個國家最有資格分享其與美國在戰場及貿易場上交手的經驗?答案非日本莫屬。日美之爭可謂中美之爭的前奏,那些年要解決或緩和日美摩擦有多難,今天的困難程度則千百倍之,因問題並不出在日本、中國,而是美政府的執念。
上世紀80年代,日本的經濟實力令美國大感威脅,美國於是揮舞制裁大棒,對日本施以301調查緊箍咒,對日本的半導體等十多種產品進行貿易制裁,這不正是今天美國搞出半導體法案圍堵中國的前身嗎?然而,日美之間攙雜了偷襲珍珠港、原爆的家國仇恨,試問中美之間究竟有甚麼相同等級的牙齒印?日本政府沒有藉着獲准走入白宮、進入大衞營的良機,勸說美國人回頭是岸,講解倘若放任兩頭大象打架的局面愈演愈烈,結果只會害苦了象腳下的草皮,即是包括日本在內的世界其他國家,這算不算是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呢?
日本人早被老外看穿擁有菊花與刀的兩極思緒,這種複雜情感在對着中國人時尤其明顯。岸田文雄政府一方面視中國為區內一大不穩定因素,另一方面卻對北京放寬內地人出境遊政策,倒履相迎。美其名是政治、經濟能清晰區分,其實是缺乏前瞻分析力。皆因若協助美國擊倒其眼中釘,不管是當今的中國,抑或下一回合可能的挑戰者印度,乃至若干漫長日子後的越南,日本的經濟會獲美國大水喉眷顧嗎?歷史其實已多番給出答案。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