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港3大銀行 力控內房貸款風險

滙控6月底的內地商業房地產貸款餘額折合逾1,100億港元。 滙控6月底的內地商業房地產貸款餘額折合逾1,100億港元。
滙控6月底的內地商業房地產貸款餘額折合逾1,100億港元。
【本報訊】新一輪的中國房地產債務危機由民營龍頭碧桂園引爆,觀乎目前已刊發中期業績的恒生銀行、渣打集團及滙豐控股,上半年已不斷削減對中國商業房地產的敞口,可單是這3家大行對內房敞口折合仍多達約1,758億港元。有國際信貸評級機構指出,香港銀行業的內房敞口影響資產質量和盈利能力,尤其是小型銀行。
投行花旗估算,包括中銀香港及東亞銀行在內本地銀行,今年上半年都將會額外計提與中國商業地產相關的撥備。有分析師指,目前碧桂園還沒正式違約,事件最終會否波及投資者對其他地產商信心仍有待觀察,最終港銀需就此增加多少撥備仍有待評估。
港入帳內地使用 抵押欠保障
評級機構穆迪認為,港銀向內地房企發放的貸款風險很高,因為這些貸款主要面向民營房企。此類貸款在香港入帳,但在內地使用,其中許多貸款沒有抵押物作抵押。就算部分貸款有抵押,抵押物也在內地。由於貸款有跨境性質,在處置抵押物和執行擔保等其他信用增級措施較為複雜及不確定。
穆迪續稱,內房貸款佔香港部分小型銀行總貸款的10%以上,估計有關銀行對這些敞口已計提的準備金餘額,僅相當於截至去年底其對內房貸款餘額的1%至10%左右,預計部分銀行在未來12至18個月計入更多減值支出。不過,香港大型銀行對內房敞口僅佔其總貸款的1%至6%。
實際上,香港金融管理局早前指,當局在銀行面向民營企業之風險敞口已進行風險管理一段長時間,目的乃確保香港銀行面向個別民營企業不會有太高集中度。就算有更多民企流動性出現問題,相信銀行都能夠管理相關風險。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