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冰鑑春秋:不對話反倒避免衝突

從去年開始,美國不斷向大陸喊話,要求建立溝通管道,避免擦槍走火的情況發生。近日,美國印太司令部副司令斯克倫卡指摘解放軍「不安全與不專業的活動增加」,認為解放軍的日益自信與傲慢,將會引發中美大戰。
斯克倫卡說,美國軍方的首要任務,就是避免與解放軍爆發戰爭,但在中美目前對話「完全不存在」的情況下,會導致戰鬥層級誤判引發衝突的風險大增。他強調印太司令部多次邀請解放軍東部和南部戰區司令員對話,卻沒有收到任何回應。
美方一直把東海與南海日益升高的危機,歸咎於解放軍的冒進,可是東海與南海距離美國萬里,美國到底有甚麼理由要不斷在此做「自由航行」與「抵近偵察」?如果美國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權利,那日前中俄艦隊不過是接近阿拉斯加外海,美國又為何要指摘中俄的行為是嚴重挑釁,還要派4艘神盾艦全面監控?
中美缺乏軍事上的溝通管道,確實有可能引發衝突,但美國有否想過,正是因為屢次溝通無效,美軍依舊我行我素,才讓中方決定關閉對話大門。
事實上,在雙方仍舊保持聯繫機制的2021年,美國一年在南海進行了超過1,200次偵察行動。到了2022年,這一行動驟降至600次左右,2023年完全切斷對話之後,美軍南海偵察與通過台海的次數也創下新低。雖然部分是受到俄烏戰爭的影響,但是對解放軍而言,不再溝通後,反倒讓美軍對自己的行為有所收斂。美國想要溝通的目的,只是想讓自己在中國周邊橫行獲得安全保障,而對解放軍來說,覺得自己不那麼安全的美軍,反倒會相對克制自己的行動。既然如此,現階段不必對話,可能才是避免衝突的最佳方法。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