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港首推蝴蝶園認證 建網絡擴生物多樣性

環保協進會鳳園蝴蝶保育區推出全港首個蝴蝶園認證計劃。 環保協進會鳳園蝴蝶保育區推出全港首個蝴蝶園認證計劃。
環保協進會鳳園蝴蝶保育區推出全港首個蝴蝶園認證計劃。
學校機構合作 助棲息地開拓
昨日為首屆全國生態日,環保協進會鳳園蝴蝶保育區舉行「香港蝴蝶花園之旅」,並正式推出全港首個蝴蝶園認證計劃,為學校、社區、已修復堆填區及機構組織的蝴蝶園提供認證服務,確保機構及組織能建立及維護有效的自然生境,供蝴蝶棲息及繁衍後代,提高香港的生物多樣性。目前本港約20間學校和機構建立了蝴蝶園並獲得認證,亦會與內地合作,共同建構「國際蝴蝶脈絡」,擴展蝴蝶棲息地。
蝴蝶園認證計劃獲得漁農自然護理署、香港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香港中文大學胡秀英植物標本館等機構支持。認證計劃由鳳園作專業評審,就3方面對蝴蝶園作出評估,包括機構的願景與承諾、蝴蝶棲息地及其生態的建造、蝴蝶園的持續維護。鳳園向參與認證計劃的機構提供專業意見以確保有效及持續地維護蝴蝶園。而獲認證的蝴蝶園亦會加入「國際蝴蝶脈絡」,成為全球蝴蝶網絡的一部分。
環保協進會總幹事邱榮光博士表示,鳳園在各個地方建立適合蝴蝶棲身的生態熱點,而生態熱點之間形成一條無形的線,將不同的「線」連接成為一個大範圍的蝴蝶網絡,擴展蝴蝶的棲息地。而蝴蝶園認證計劃正正是將這個無形的網絡透過認證制度具體地呈現出來。
園內曾現稀有柑橘鳳蝶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真道書院(小學部) 蝴蝶園是由鳳園協助建立,師生參與一系列的生態課堂,學習以自然環境吸引蝴蝶吸蜜產卵,他們也在日後分擔種植、維護、監測及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維護蝴蝶園。老師管建基表示,蝴蝶園設立至今已錄得逾20種蝴蝶,更曾發現不常見的蝴蝶品種「柑橘鳳蝶」。蝴蝶園自5月起,每周發現到約5至6粒鳳蝶科蝴蝶的卵,學生能從中觀察蝴蝶的生命過程。
學生到訪觀察幼蟲成長
就讀小學4年級的謝子希指,每當有機會到蝴蝶園時,都很期待能觀察到蝴蝶,有好幾次都見到鳳蝶幼蟲,可以近距離觀察牠們的成長。認識更多蝴蝶知識後,在外地旅行時他也會去尋找蝴蝶幼蟲,見識當地的蝴蝶和拍照。他認為,學習科學不再局限在書本內,也讓他愈來愈欣賞和珍惜大自然。
此外,認證計劃亦與內地機構和學校合作,於內地16個地點共同建構「國際蝴蝶脈絡」,包括位於深圳、正在建設自然博物館的坪山區自然步道。邱說,鳳園早前與內地生態組織接洽,將蝴蝶園認證計劃理念帶返國內,獲大力支持。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真道書院(小學部) 蝴蝶園曾發現「柑橘鳳蝶」。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真道書院(小學部) 蝴蝶園曾發現「柑橘鳳蝶」。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真道書院(小學部) 蝴蝶園曾發現「柑橘鳳蝶」。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