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居屋入表量跌3成 房會:加息或窒礙申請 樓市淡靜 學者促辣招逐步放寬

面對私樓低價開盤,不少市民對入市持觀望態度。 面對私樓低價開盤,不少市民對入市持觀望態度。
面對私樓低價開盤,不少市民對入市持觀望態度。
【本報訊】新一期居屋截止申請,房屋委員會收到17萬份申請,雖然超額申請近18倍,惟仍較上一期少約8萬份申請,跌幅達三成。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黃碧如認為,申請減少或受近月供樓加息、樓市淡靜,加上私樓新盤低價發售等因素影響,令有意置業人士持觀望態度。另有學者認為,隨着樓市轉趨淡靜,「辣招」亦應慢慢進一步放寬。
企硬不減價 料有「賣剩貨」
房委會收到約17萬份紙本及網上居屋申請表,較去年同期少逾三成;而「白居二」則有約8.2萬份申請表,較上期減四分之一。黃碧如指出,居屋申請人本身經濟能力有限,在加息環境下會加重供樓負擔,而近期樓市淡靜,有新盤低價出售,或令有意申請居屋的置業人士視為樓市指標,因此持觀望態度,未有申請新一期居屋。
不過,黃碧如認為,申請人最終是否購買居屋亦須考慮多個因素,未必與樓價有直接有關。她指居屋定價機制是按市民負擔能力,雖然有發展商將私樓新盤以低價出售,但即使價格接近,居屋定價仍具有吸引力。惟黃指仍難以完全排除有居屋準申請人轉向私樓市場的可能性,但相信居屋和私樓市場仍有分別。對於新一期居屋定價會否再下調,以減少「賣剩貨」情況?她表明不會更改今期居屋售價,但認同如樓價持續下跌,有可能出現賣剩單位的情況。
此外,對於是否需要檢討富戶政策免申報年齡,以至有意見認為,若調整有關豁免安排,可能牽連到其他長者房屋政策情況時,黃碧如指現時談及的只是需否申報,目的不是把某個年齡層的住戶趕走,希望居民不必過慮。
中文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莊太量就認為,居屋申請下跌原因主要有三:分別是利率高、樓價調整降低了投資價值,以及近期有發展商大劈價賣私人樓盤,導致兩者購買力重疊。他認為今期居屋已有一定折扣率,而且雖然申請數字減少,但仍然是超額認購多倍,所以不怕滯銷。
被問到近期政商界多次提及的樓市「撤辣」,莊太量認為政府調整的意欲似乎不大,但他認為隨着樓市轉趨淡靜、內地樓市政策放寬等大環境因素,樓市「辣招」也應該慢慢釋放。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