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大灣區城市養老 各界關注質素配套

當局建議長者公屋申請人士可選擇新界地區。 當局建議長者公屋申請人士可選擇新界地區。
當局建議長者公屋申請人士可選擇新界地區。
政策不穩難計回報 港業界卻步
本港老齡化問題愈趨嚴重,港府近年積極推動大灣區養老,包括計劃容許香港營辦者申請將內地安老院舍納入資助。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何啟明表示,本港長者人口比例已佔近27%,當局計劃就「醫食住行」4方面與內地商討,協助有意在大灣區城市養老的本地長者,為他們做好福利支援。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則稱,長者生活質素備受社會關注,當局在設計屋邨時會同步考慮環境配套等問題。
黃金時代展覽會暨高峰會昨續於灣仔會展舉行,場內130個展覽攤位展示不同樂齡科技產品。何啟明在出席「跨境安老創新」主題活動時指出,2020年本港60歲以上長者人口比例達26.9%,對比鄰近內地城市,如深圳僅得5%,本港長者比例愈趨上升,預計2030年可升達33.6%。關注到本港長者於內地養老的情況,特別在「醫食住行」4方面,他期望與內地當局就養老協作議題交換意見。
提供資助 深化兩地合作
至於有香港經營者表示,在內地設立安老服務設施有困難,例如覺得當地政策不穩定,無法預計回報而拒絕投資;部分人則因安老服務屬社會福利,擔心營運回本期較長而卻步。何啟明表示會積極和內地商討,引入不同方案,深化中港兩地在安老方面的合作。
長者輪公屋 建議揀新界
而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出席「跨代共融社區」主題活動時稱,本港有近18萬個所有住戶均達60歲或以上的長者戶,故當局在設計屋邨時,除鄰近交通外,須同步考慮康體設施等配套問題,包括設立無障礙設施,在屋邨範圍加裝扶手等。
她留意到有六成長者公屋申請者均選擇市區單位,認為「老人家唔使趕返市區返工」,建議輪候人士可選擇擴展市區或新界等地區,加快輪候時間。至於本港仍有近13萬人居於劏房等不適切居所,她表示,未來10年本港可興建約36萬個公屋單位,以及約2.1萬個過渡性房屋單位和3萬個簡約公屋單位,預計可增加近41萬個公屋單位,紓緩住屋問題。
本港長者人口比例升至近27%。本港長者人口比例升至近27%。
本港長者人口比例升至近27%。
何啟明表示會積極和內地商討,深化中港兩地在安老方面的合作。何啟明表示會積極和內地商討,深化中港兩地在安老方面的合作。
何啟明表示會積極和內地商討,深化中港兩地在安老方面的合作。
何永賢建議輪候公屋的長者,選擇擴展市區或新界等地區。何永賢建議輪候公屋的長者,選擇擴展市區或新界等地區。
何永賢建議輪候公屋的長者,選擇擴展市區或新界等地區。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