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早產嬰逝世揭忘開活栓 護士盲點 威院認疏忽

醫護人員經常使用三頭活栓為病人同時輸注多種藥物。 醫護人員經常使用三頭活栓為病人同時輸注多種藥物。
醫護人員經常使用三頭活栓為病人同時輸注多種藥物。
威爾斯親王醫院一名有先天性心臟問題早產嬰,在6月13日接受強心藥輸注期間,輸注管活栓無開啟,令嬰兒無法接受強心藥,終告不治。院方成立根源調查委員會,於8周內向醫院管理局交報告。院方昨公布調查結果,指涉事護士換藥時有根據指引,包括檢視藥物輸注速度等,相信事發的根本原因是相關醫護人員當時「太緊張藥物濃度及輸注速度」而分心,出現「無意盲點」,忘記要重新開啟三頭活栓,確實存在疏忽。另一名負責監督的護士則已按照指引做足要求,惟醫院一直未有指引要求檢查輸注強心藥的管道是否暢通,故醫院亦需承擔責任。醫管局指負責換藥的護士已於上月因個人壓力而請辭。
曾任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的根源分析委員會主席霍泰輝說,該嬰兒需要加大強心藥分量,惟由於嬰兒細小,不能承受大量水分,故要更換藥物濃度,期間三頭活栓需先關閉。負責輸藥的護士由於過於專注確定新調整強心藥的濃度,忘記需重新開啟三頭活栓,導致疏忽。
護士辭職 未脫人事責任
他指護士雖做足指引要求,惟過程中因分心而存在無意盲點,對關閉的三頭活栓視而不見,「睇到等於無睇到,以為跟足程序就無事」,顯示輸藥的護士有疏忽。他形容今次事故罕見,因做NICU(新生兒深切治療部)的醫護經常接觸多條藥物輸注管、輸注儀器及三頭活栓,「我做咗NICU 40年第一次見。」
醫院行政總監鍾健禮透露,涉事的兩名醫生及兩名護士,兩名醫生已盡力搶救嬰兒,而負責監督的護士亦做足指引要求,故3人早前已復工。至於負責換藥的護士已於上月,即事故發生後約一個月,因感壓力而以個人理由辭職。院方已向該名護士指出,即使離任,院方仍會繼續跟進其人事責任。至於何時及如何跟進,他僅稱院方有既定機制去跟進。醫院負責員工培訓、指引制訂、監測機器情况,故事件醫院一定有責任,不能逃避。
收到報告後,醫院已約見家屬解釋報告內容,對於令家屬需事隔兩月再提起事件引發情緒而致歉。被問到家屬是否滿意及接納報告內容,他未有正面回應,僅指涉及家屬私隱,不便透露。
委會提5建議 改善儀器
報告提出5項跟進及改善建議,當輸注藥量非常少時,輸注儀器的警報系統要較長時間才會啟動,因此儀器在50分鐘後才發出警報,霍認為要告知醫護人員有關局限性,並向廠商建議適當調整儀器警報的敏感度。新界東醫院聯網質素及安全部服務總監庾慧玲說,當局已於指引加入手觸檢查輸管暢通性,並在NICU為高警戒藥物進行獨立雙重核查「三核五對」過程中,加入輸液管暢通性檢查的要求。
早產嬰要悉心照料。早產嬰要悉心照料。
早產嬰要悉心照料。
威爾斯親王醫院交代根源調查委員會調查先天性心臟問題早產嬰離世報告。(左:庾慧玲、中:鍾健禮、右:霍泰輝)(袁志豪攝)威爾斯親王醫院交代根源調查委員會調查先天性心臟問題早產嬰離世報告。(左:庾慧玲、中:鍾健禮、右:霍泰輝)(袁志豪攝)
威爾斯親王醫院交代根源調查委員會調查先天性心臟問題早產嬰離世報告。(左:庾慧玲、中:鍾健禮、右:霍泰輝)(袁志豪攝)
威院事故調查報告完成。威院事故調查報告完成。
威院事故調查報告完成。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