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龍七公:簡化解僱機制 更須加以激勵

大約兩年前,筆者在立法會就公務員的表現管理制度提出質詢,要求政府交代對表現持續欠佳公務員的處理程序和成效,結果當局的答覆令不少人深感驚訝。原來在過去5年,在各個政策局與部門服務的19萬名公務員當中,只有19人、即剛好萬分之一,曾因表現持續欠佳而被當局啟動終止聘用程序。更令人不滿的是,經過多輪的觀測、申述和審核之後,最終只有兩名公務員、即約10萬分之一,能成功根據有關機制勒令提早退休。這個萬分之一與10萬分之一的比率,與市民在實際生活中遇到的懶政冗員數目相比,絕對是不成比例地低。
有關機制成效不彰,主因之一是過於繁複冗長。表現備受質疑的公務員,前後有多達4輪申述機會,相關部門須設立獨立委員會來審核相關個案,最後再交由部門首長考慮,走完整套程序往往需時一年多至兩年。結果導致許多管理人員心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對於表現持續欠佳的下屬或同事隻眼開隻眼閉,希望等到自己或對方被調走或夠鐘退休,反正有關人員的薪金都是由納稅人支付,而不是來自其上司或部門首長的口袋。
特首在去年施政報告提出要優化公務員管理制度,如表現欠佳的人員經督導和輔助後仍沒有改善,應及時終止聘用。經過長達10個月的醞釀和內部諮詢,公務員事務局日前終於提出具體改革建議,包括將4輪申述精簡為2輪、廢除另設獨立委員會的規定,務求將處理時間縮減到一年之內。
有公務員團體代表形容建議如同「快速炒魷」,打破公務員隊伍的「鐵飯碗」印象,擔心會影響公務員士氣。估計該名代表是站在部分公務員及工會的立場而提出質疑,但對於筆者及大部分市民、尤其是納稅人來說,政府加快解僱工作表現持續、長期欠佳的公務員,絕對是應有之義,值得支持。
「鐵飯碗」的原意是保障公務員擁有較穩定的薪酬待遇和工作環境,維持政府施政的穩定性和減少出現貪污問題的機會,並非用來保護表現庸劣、白支人工的公僕。至於士氣問題,正如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指出,讓持續表現欠佳的公務員留下,反而會打擊其他同事的士氣。除了要為其差劣的工作補鑊,更甚會令本來有承擔、有能力的公務員,也可能因耳濡目染或感到不公而齊齊「躺平」,導致整體施政質素和工作效率每況愈下,市民對政府的不滿則不斷上升。
賞罰分明 不斷求進
除了簡化解僱庸劣公務員的程序,當局亦有必要優化激勵表現優秀人員的制度,做到賞罰分明,促使公務員不斷求進。據悉政府基於種種考慮,已決定不會效法新加坡政府,無意為香港公務員引入與表現掛鈎的花紅或薪酬調整制度,但是否仍有空間改善現行的表現評核機制,例如通過差異性的增薪點發放,更有效地管理公務員的工作表現?希望政府不會遇難避事,切實提升特區的管治效能!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