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資金脫鈎

美國對中國仍然是打脫鈎戰,當前是禁制美國資金到中國或向中國企業投資,公開說反對脫鈎只是針對美國沒法替代中國進口的商品,能夠替代的還是執行脫鈎。不過,為了保護美國利益,脫鈎是逐步進行,減少風險。
美國資金不投資中國和中國企業之舉,必然會推廣至美國的盟國,迫使它們也在資金上與中國脫鈎,斷絕中國在本國以外的融資能力。這樣的做法也是複製冷戰體制,封鎖中國的海外資金來源,從經濟的最上游來打擊中國的繼續發展。不過,這樣的作用還是有限。中國已不是上世紀50年代時的一窮二白,中國經濟實質上已大於美國,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規模佔全球的19%,市場龐大,不用依賴海外市場,此所以以內需為主的內迴圈有頗大發展餘地。中國近年進口不少是崇尚外國品牌的消費品,隨着國內生產能力升級,中國產品的性價比優越,中國式的時尚價值也正在形成。除了原材料、能源、供應鏈的分工外,中國依靠進口的範疇正在縮減,暴發戶的消費模式正在轉變。
與此同時,中國出口競爭力依然強勁,還在改善,即使美國推動政治化的貿易戰,中國損失有限,反而促使中國調整生產鏈與供應鏈,一方面進口替代,另一方面更精準地推動出口。中國外貿盈餘仍在大幅增長,中國歷年積累的外貿順差已形成龐大的外匯資金。美國脅迫西方要在資金鏈上與中國脫鈎,不過是迫使中國把在美國龐大的投資抽調回國,以填補缺口,同時對美國及西方的資金市場也會帶來衝擊。
美國開始呼籲中國富人資金捨中國投入美國,用政治恐嚇來加強中國國內的資金外逃美國,企圖以此來減少中國政府拋售美債造成的美國資金缺口。此舉亦足以反映美國在資金斷絕中國的同時,卻害怕中國資金脫離美國。
美國呼籲中國富人資金往美,事實上是針對中國金融的最大漏洞。中國實行外匯管制,並未完全開放資金帳。可是,一直以來資金非法外逃嚴重,特別是2015年起,據官方的國際收支平衡表,反映外逃資金的錯誤與遺漏項目裏,資金額上升至2,000億美元;這幾年有所減少,2022年還有900億美元。美國希望奪取的便是這一類別的非法外逃資金,2015年以來總額已超過萬億美元。中國需要守好這關,否則的話,各方努力都會失敗於此。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