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珠三角臭氧濃度創16年高

粵港澳共同發布2022年空氣質素報告。 粵港澳共同發布2022年空氣質素報告。
粵港澳共同發布2022年空氣質素報告。
【本報訊】自2005年11月啟動的區域空氣監測網絡,有助珠江三角洲(珠三角)監察及進行空氣改善措施。粵港澳昨日共同發布2022年空氣質素報告,顯示珠三角地區的空氣質素持續改善,不過其中一項污染物「臭氧」濃度每立方米達61微克,高於2019年的60微克,更較2006年上升39%,創16年以來新高。
反映光化學污染有待改善
區域空氣監測網絡的6種空氣污染參數當中,去年錄得的二氧化硫、顆粒物PM10及二氧化氮的年均濃度值,分別較2006年下降86%、52%及45%;而與2015年相比,2022年錄得的一氧化碳及顆粒物PM2.5的年均濃度值,分別下降了16%和38%。不過,去年的臭氧年均濃度值卻較2006年上升了39%,反映區域的光化學污染尚待改善。
區域空氣監測網絡由位於廣東省、香港及澳門共23個空氣監測站組成,最初只監測3種空氣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顆粒物PM10及二氧化氮,以及一種光化學次生空氣污染物臭氧,至2014年再加入一氧化碳及顆粒物PM2.5。廣東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香港環境保護署、澳門環境保護局及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分別負責三地監測子站的協調、管理及運作,發布珠三角地區季度監測數據的統計概要和全年監測結果,以及進行空氣污染的長期趨勢分析。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