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巴請外勞成本貴 業界缺人勢加車費
左軚右軚運作有異 安排住宿殊不易
本港多個行業出現人手短缺,當中運輸業青黃不接,政府早前推出的「行業輸入勞工計劃」,批准輸入最多兩萬名外勞,當中小巴及客車司機共佔1,700個名額,第一輪申請將在今日截止。有小巴商會指,業界普遍持觀望態度,估計首輪反應冷淡;又指在政府的規定下,聘請外勞成本比本地司機更高,可能要向政府申請加價。跨境巴士業界亦指,聘請外勞成本高,但人手短缺下仍然要遞交申請,預計會申請200至300個外勞配額,別無他選下,只能選擇輸入外勞。
公共小型巴士總商會主席凌志強昨日在電台節目指,商會會員旗下的十多條專線小巴路線,現時欠缺超過100個司機人手,首輪合共申請輸入10多名司機。他解釋,外勞到港後要時間考小巴牌,但中港兩地的車是分左軚右軚,運作有不同,一旦司機考牌「肥佬」,他認為政府要設快期,讓司機重考,否則,司機如要等一年,僱主就要招呼他們食宿一年,因為僱主都要「計數」,所以大家仍然持觀望態度。的士小巴商總會理事長周國強則估計,整個小巴業界首輪只遞交約200個申請,遠少於當局提供的配額,反應相對冷淡。
每人每月成本逾2萬元
他解釋,外勞小巴司機月薪最少1.43萬元,計劃下小巴公司要提供住宿,平均一人最少2,000元開支,在「先聘請後考牌」下,兩年合約涵蓋3至4個月考牌和培訓時間,攤勻合約期內,外勞服務約20個月,每月成本逾二萬元,將令聘用外勞比本地司機人工更高,認為小巴亦相應必定要向政府申請加價。
永東直巴副總經理蔡順基指,他的公司會申請約100個外勞名額,預計單計跨境巴士行業,會有200至300個申請,佔客車司機配額約三分之一。他指即使整體成本高過聘請本地勞工,在行業至少缺乏500個司機下,部分跨境路線未能復辦,別無選擇下,都需要輸入外勞。
除運輸業外,行業輸入勞工計劃還涉及建造業及航空業,兩個行業輸入勞工計劃的配額上限共二萬個,建造業佔1.2萬個,運輸業界佔8,000個,當中航空業佔6,300個,公共小巴/客車行業佔1,700個。每個行業輸入勞工計劃下獲批的輸入勞工配額總數,不應超過各自的配額上限。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