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激濁揚清:大國博弈一個難解弱點

日本總務省上周公布,本國人口連續14年減少,截至今年1月1日數量為約1.2億人,較去年減少逾80萬人,降幅創1968年開始統計以來新高,萎縮情況不可謂不驚人。然而,外國人數量增至299萬人,是2013年統計以來最多。人口萎縮問題並非日本獨有,在講究大國博弈的今天,它甚至左右着最終的勝負,誰趕緊防止問題進一步惡化,誰便更有勝望。
南韓國防研究院資深研究委員趙寬鎬早前發表報告,指受到低生育率的影響,曾有60萬大軍之稱的韓軍,不但於2018年跌破60萬人,去年更首次跌破50萬人大關,實際兵力僅48萬人。更甚的是,根據人口資料推測,預計20歲男性人口將從2036年起下滑至22萬人以下,2042年還將銳減至12萬人,對兵源構成沉重壓力。雖云現代戰爭更着重於無人機、電子戰的使用,蟻多摟死象的情況未必太常發生,惟撇開壯丁入伍的問題不談,一個國家如果年輕勞動力不足,已足夠令其失去大部分競爭力。
全球工業化及現代化經濟體正面臨生育率逐年下降的風險,中美兩國亦不例外。內地去年人口比前一年減少85萬人,近61年來首次錄得人口負增長。新冠疫情下,美國亦錄得立國以來的最低人口增長率。惟美國人似乎更早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研究顯示,德薩斯州嚴禁墮胎法律生效後的9個月,約有9,800名嬰兒因此「檢回一命」,在爭議聲中,亦為美國想要再次偉大帶來一點點助力。
評論指中國的出生人口持續下跌,加上預期壽命的長期上升,總有一天會沒有足夠的適齡勞動力推動經濟高速增長,勞動力短缺亦令稅收減少,使養老金體系受壓。及早扭轉人口老化的劣勢,非常關鍵。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