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維護海洋健康 全球人類有責
一條誤入香港水域的小布氏鯨,「滯港」多日後突然浮屍海面。事後有人質疑特區政府反應遲緩,未有設立海上禁區,間接導致小鯨魚被船隻誤傷致死。也有人估計小鯨魚「入境」前已患病或受傷,確切死因有待專家調查。政府強調已即時全力跟進,但不同專家對護鯨方案有不同意見,當局會吸取經驗,研究修改相關法例及制訂應對預案。
小布氏鯨死亡事件引起不少港人及海外傳媒關注,但原來每年都有數以百計鯨魚被日本當局授權的捕鯨船殘忍捕殺。據報單計2018年,就有約300條鯨魚被殺,當中約150條是布氏鯨。而且這是日本於2019年宣布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並「名正言順」恢復商業捕鯨的前一年的數字。
在2019年之前,日本聲稱是為了「科學調查」而持續、大量捕殺鯨魚,但全世界包括絕大部分日本人都深知這並非事實,而是為了保障當地漁民與相關業界利益所編造的藉口和謊言!
談起日本、科學及海洋生物,不得不提日本當局計劃將超過100萬噸的核污水傾倒入大海。要注意,日本官方不叫這些做核污水,而是「處理水」。決定排放的原因也很「科學」,聲稱經過一連串的調查、研究、測試及實驗,這些含放射性物質的「處理水」對人與海洋生物都無害,甚至可用來飲用和游泳。但至今卻未見有日本官員及科學家公開暢飲或暢泳「處理水」。凡此種種說詞,會否也是謊言和「語言藝術」呢?
對於香港、內地及南韓等先後因應排放「處理水」而收緊對進口日本食品的限制,日本政府反斥是過敏、過度反應,是政治凌駕科學;又強調歐美等大部分先進國家都已撤銷因福島核事故而對日本食品施加的進口限制。後者倒是個事實,但歐盟官員同時表明,希望日本也能相應撤銷對歐盟農產品的進口限制,從而促進歐洲農民與相關業界利益。這又是否經濟凌駕科學、選票凌駕安全呢?
海洋健康對人類的生活至為重要。海洋覆蓋70%的地球表面,能吸收25%的二氧化碳排放和90%由溫室氣體排放產生的熱量,是最大的生物圈和氣候調節器。海洋亦擁有大量礦產和生物資源,是人類蛋白質的主要來源。海洋漁業為全球直接提供數以千萬計的工作職位,而沿海地區也是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
制止日本排放核污水
曾有一段時間,人類誤以為海洋是一個無限量且免費的廢物收集站及污水處理器,各國可以任意向大海排放污水,但不久便發現污染及破壞海洋,不但有損自己的國家經濟和國民健康,最後全球人民都會受影響。維護海洋健康,全球人類都有責,近來全球反常的氣候,已給我們帶來嚴重警告。因此日本一意孤行、不負責任地向海洋排放核污水,各方都應予以嚴厲措施制止和譴責,一起行動起來,救救地球!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