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輪候冊停滯不前 上樓平均等5.3年

輪候公屋有排等。 輪候公屋有排等。
輪候公屋有排等。
承諾5年提供1.2萬單位 計劃未面世
公屋平均輪候時間停滯不前,截至6月底,在過去12個月獲安置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5.3年,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3.9年,與上季一樣,毫無寸進。議員梁文廣表示失望,期望政府爭取研究把更多公營房屋項目,如新發展區的項目納入「公屋提早上樓計劃」,進一步加快公屋上樓,壓縮輪候時間。
在2023年第一季獲編配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約2,300宗,當中獲編配的長者一人申請約510宗。另外,同一季度獲編配的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約為450宗。而在6月底,約有133,100宗一般公屋申請,以及約96,900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
房屋委員會解釋,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於第二季維持不變,主要是第二季獲分配公屋單位的一般申請者的輪候時間,與過往數季獲分配公屋單位的一般申請者的輪候時間相若。平均輪候時間是計算過去12個月獲安置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者的輪候時間平均數。
房委會指出,每季的平均輪候時間長短,取決於多項因素,包括可供編配的公屋單位數目、公屋申請者數目、申請者所選地區,以及新建及翻新單位的供應是否與申請者的選區相符等。因此,平均輪候時間短期會有波動。
申請者揀新界 快市區逾年
以現時位於公屋輪候冊較前位置的申請者為例,新界區公屋申請者的輪候時間一般較市區或擴展市區的申請者短約數個月至逾年。而由於過去數季有不少位於新界區的公屋單位可供編配,當有關申請者獲安置入住新界區公屋後,他們的輪候時間會被計算在平均輪候時間內,以致平均輪候時間有所下跌。
相反,當有較多市區或擴展市區的公屋單位落成可供編配,輪候時間較長的申請者陸續獲安置入住這些在市區或擴展市區的公屋時,平均輪候時間則會相應地上升。
議員梁文廣表示,公屋平均輪候時間大致保持下降趨勢,早前延誤的富蝶邨第二期亦即將編配;對未來公屋輪候狀況仍審慎樂觀,但對於長者一人申請者平均輪候時間,已連續4季都維持於平均3.9年表示失望。
明年將有2,000個公屋單位可提前6.5個月上樓,但當局未有公布具體細節,而去年《施政報告》提出未來5年約有1.2萬個公屋單位,可讓市民提早約3至18個月上樓,一年已過仍未見具體內容。梁期望政府盡快交代細節,亦爭取研究把更多公營房屋項目,如新發展區的項目納入到「公屋提早上樓計劃」,進一步加快公屋上樓。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