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中電籠網航拍機爬行機械人 狹小空間檢查設備慳成本

籠網式航拍機(左)及爬行機械人(右),可在狹窄或難以接觸的位置「捐窿捐罅」進行檢查。(袁志豪攝) 籠網式航拍機(左)及爬行機械人(右),可在狹窄或難以接觸的位置「捐窿捐罅」進行檢查。(袁志豪攝)
籠網式航拍機(左)及爬行機械人(右),可在狹窄或難以接觸的位置「捐窿捐罅」進行檢查。(袁志豪攝)
【本報訊】發電廠內有龐大且複雜的發電機組和不同輔助設施,為確保發電效率,需妥善檢查保養。中華電力有限公司引入室內專用籠網式航拍機和爬行機械人,協助檢查渦輪機室和地下引水渠等地方,取代傳統人手檢查,增加效率和提高安全,例如原本搭建工作台檢查渦輪需時12天,現時毋須建工作台,只要航拍機飛升至渦輪位置即可檢查;機械人更可突破人手檢查的局限,在狹窄或難以接觸的位置「捐窿捐罅」,採集重要數據。
突破人手局限夠安全
發電廠內有不少大型設施,包括渦輪機室、鍋爐、排煙管道等可高達數十米。以往檢查渦輪機室,工程人員尋找有問題的地方如大海撈針,搭建約20層高的工作台需時12日,更要花約百多二百萬元。但自從引入籠網式航拍機後,航拍機能靈活快捷檢查一般難以接觸的高位或狹窄位置,節省搭建工作平台的時間及成本。中電發電工程總監吳祺安說,航拍機購入只需數十萬元,但就可重用,取代高空及密閉空間等高風險工作。
中電另一項引入的新科技則是爬行機械人。發電機組運作需利用大量海水冷卻,發電廠內有多條地下引水渠引入海水,需定期檢查引水渠確保渠道沒有受淤泥或雜物阻塞等。不過,引水渠是密閉空間,狹窄又潮濕,需合資格人士檢查。利用爬行機械人,可突破傳統人手檢查的體力及時間限制,每條引水渠的檢查時間由原先5至7天,縮短至約兩天。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