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經濟增長遜預期 復甦無力港人悲

3年疫劫剛結束時,港人無不盼望本港能打開新篇章,重鑄昔日輝煌。然而,疫劫過去多時,本港未見有新景象,經濟依舊不景,民生仍然困窘;預想中的強勁復甦未有如約而至,各行各業只能繼續在泥濘中苦苦掙扎,但又能支撐多久呢?
政府統計處昨日公布今年第二季的本地生產總值預先估計數字。根據預估數字,第二季本地生產總值較上年同期實質上升1.5%,遠低於市場人士原先預期的3.5%增長,甚至比第一季的2.9%升幅還要低。在各個主要組成部分方面,私人消費開支繼今年首季上升13.0%後,第二季與上年同期比較,僅實質上升8.5%;至於按國民經濟核算定義計算的政府消費開支,與上年同期比較,今年第二季錄得9.6%的實質跌幅。另本地固定資本形成總額,今年第二季亦較上年同期實質下跌1.0%。
縱然多項數據與去年同期相比,皆錄得升幅,但須知道,去年第二季仍在疫情期間,諸多防疫限制尚未解除,或僅作有限度放寬;今年第二季比起去年同期有所上升,可謂是必然發生之事。然而,升幅不似市場預期,甚至有多項數據升幅比今年第一季還要低,港府解釋是第一季復甦勢頭強勁有關,第二季復甦勢頭只是在第一季的強勁勢頭的基礎上有所緩和。事實又是否如此呢?
市場普遍認為,本港經濟回調與利率高企,以及外圍環境持續不明朗有關;尤其環球經濟受高利率影響而放緩,不少國家繼續限制外部需求,不利於本港對外貿易的表現,以致本港的貨品進出口貨量繼續錄得按年雙位數字跌幅。對此,港府有否提出應付措施或解決方法呢?
在本港金融狀況收緊,整體投資開支錄得輕微下跌的情況下,目前本港經濟復甦勢頭依賴訪港旅遊業及私人消費帶動,尤其是受惠於訪港旅客人數上升,本港服務輸出升幅由首季的16.6%加快至22.6%;外界亦普遍預期,在今年餘下來的時間,兩者依然是本港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然而,近月訪港旅客數字升幅未有進一步加快,旅遊業對本港經濟的刺激作用遠低於原先預期,或是這才是復甦勢頭放緩的主因。
事實上,訪港旅客人數與本港旅遊業運力及接待能力息息相關。不少分析皆認為,隨着運力及接待能力恢復,未來訪港旅客人數可望進一步上升;惟現實是旅遊業人手缺口依然龐大,業界叫苦連天,既然旅業已成為經濟復甦的命脈,港府有否提供適切支援呢?抑或是任由旅業自生自滅呢?
沒出現預想中的強勁復甦,港府是責無旁貸的。既沒有拯救萬民於水火之中,又沒有帶來企業走出泥濘,官員一直在虛耗光陰。更有甚者,經濟未能復甦,港人只會對本港前景漸感迷惘,甚至逐步走向悲觀;加之民生未有改變,各式各樣禍患悲劇循環發生;難保未來會有更多港人感到厭倦,決定遠走高飛,離開這個傷心地;屆時,很可能再度重挫本港經濟,造成惡性循環。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