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上半年僅19宗屍腎移植 近年新低

本港器官移植數字多年來不斷下跌。 本港器官移植數字多年來不斷下跌。
本港器官移植數字多年來不斷下跌。
【本報訊】近日中港兩地正研器官捐贈互通機制引社會爭議,醫學專科學院副院長李錦滔昨表示,本港器官移植的情況不理想,今年首半年只完成19宗遺體捐贈的腎臟移植,是近幾年的新低。
部分患者等6年等到死
他表示,等候器官移植的腎病病人,一般需等5至6年時間才得到合適腎臟進行移植,部分患者在等候期間已去世,疫情亦影響醫院運作和器官移植的相關配套,導致捐贈數字偏低,希望加強推廣器官捐贈。
器官捐贈中央登記名冊目前有超過35萬人登記,李錦滔認為,數字不算差,過去兩個月,每月都新增逾5,000人登記,未有受登記冊遭干擾事件影響。他又表示,對登記名冊早前受不正當干擾,感到遺憾,擔心會影響市民對名冊的信心,希望市民的愛心能維持,將心比己。
李錦滔透露,今年上半年僅完成19宗由遺體捐贈的腎臟移植,屬近年新低,並以等候腎臟移植的病人為例,一般需等5至6年時間才等到合適腎臟,部分患者在等候期間已經去世。即使目前洗肚、洗腎技術進步,惟距離正常腎功能仍有差距。若接受移植,對末期腎衰竭病人有很大幫助,病人可毋須洗腎,日常生活更自由。
捐贈一遺體可助6家庭
他提到,捐贈一具遺體,其器官可幫助6至7個家庭,本港器官移植手術可處理年齡下限為兩歲小童的個案,腎臟移植手術的成功率達九成六,器官捐贈幾乎無年齡限制,只要捐贈者無健康問題都適合捐贈,呼籲市民及早向家人表明自己器官捐贈的意願。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