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筆下風雲:日本至今未有學乖

為遏制中國科技發展,美國不僅限制國內晶片出口中國,同時要求盟友日本、荷蘭跟從。日本目前對23種與半導體晶片有關的製造設備實施出口管制,表面上聲稱並非針對中國,實際如何大家心知肚明。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日本半導體產業亦面臨極大衝擊。
東京威力科創及Nikon等都是日本半導體巨擘,這些年來,中國市場佔它們逾兩成收入。儘管比例上不如美企英特爾、高通、英偉達,中國市場佔其盈利三分之一這麼巨大,但失去逾兩成生意絕非小數目,絕對是打擊。
事實上,日本素有侵略中國的歷史,對中國一直不懷好意,但隨着中國國力騰飛,日本早就無法匹敵,加上兩國地理接近,和平睦鄰總好過劍拔弩張。然而日本野心不死,對中國崛起既眼紅又不忿氣,一味死跟美國反華,完全罔顧自身條件和經濟能力。
日本有美國駐軍,只能揸頸就命。眾所周知,美國以原子彈摧毀日本來完結二次大戰,戰後對日本經濟崛起同樣手起刀落。1985年與日本簽署《廣場協議》,要求日本開放市場,匯率機制浮動,日圓從當時的263.5兌一美元快速升值,競爭力消耗殆盡。
與此同時,美國對日本半導體產業一樣不放過。日本從70年代開始大力發展半導體產業,市佔率一度超過50%,把美國打得毫無招架之力。美國遂藉着上述協議,逼日本開放市場,同時讓外國企業擁有20%市佔率,再對其半導體產品徵收100%關稅,日本就此陷入失落的30年。如今美國又想歷史重演,像當年對付日本一樣來對付中國,還要手下敗將日本乖乖配合。但中國不是日本,不可能就此屈服。日本卻一次又一次為美國付出沉重代價,至今未有學乖。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