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筆下風雲:戰爭殘酷 莫過於此

俄烏戰爭朝着更血腥的方向發展,目前雙方都有使用國際社會普遍禁用的貧鈾彈和集束彈。就在此時,一齣講述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的電影上映,令人再次翻起美國向日本投擲原子彈的慘烈一頁;一幀名為「火葬場旁的男孩」舊照,更令人反思戰爭何價。
該幀照片於1945年9月由攝影師Joe O'Donnell拍攝,記錄一名10歲日本男童背着死去妹妹的沉重身影。只見男童緊抿下唇,死去的妹妹猶如熟睡中的嬰兒,伏在哥哥背上一動不動。戰爭殘酷,莫此為甚,一幀照片勝過千言萬語。
二戰結束70多年,美國稱霸全球,但沒有帶來和平,世界各地大小戰役依然沒有停止。俄烏戰爭仍在持續,死傷枕藉。最虛偽莫如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一方面譴責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卻絕口不提北約東擴才是禍根;另一方面不斷澆油拱火,美國向烏克蘭提供「平民殺手」集束彈,英國口說不支持,但數月前才向烏克蘭提供輻射性貧鈾彈,五十步笑百步,歐盟甚至是噤口不語。俄羅斯當然不會就此打住,同樣回敬以集束彈,雙方互相指摘。局勢就這樣膠着,誰也沒法戰勝誰,戲子總統澤連斯基大反攻無功而還,卻還一味口硬,堅持寸步不讓,揚言俄羅斯必須交出控制的烏國領土,否則免談。普京睬你都傻,吃進口裏的肉豈會吐出來。這場戰爭還要遷延多久,還要犧牲多少人命,思之令人不寒而慄。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不愧為一代智者,他原本不同意烏克蘭加入北約,但事已至此,認為應讓烏國加入,俄控領土則繼續歸俄,讓雙方繼續保持平衡。問題是,美國會同意嗎?這場代理人之戰一日不分出勝負,美國一日不會罷休,中國勸和促談注定難有好結果。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