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10年供3300公頃熟地 又開期票畫餅充飢

雖然政府聲稱北都區為重要土地儲備,但發展進度緩慢。 雖然政府聲稱北都區為重要土地儲備,但發展進度緩慢。
雖然政府聲稱北都區為重要土地儲備,但發展進度緩慢。
逾半來自北都人工島 進度慢恐原地踏步
香港土地發展多年來遇到不少掣肘,本屆政府圖以多管齊下方式增加土地儲備,以增加公營房屋的興建,惟方法引起社會關注及討論。有財金官員日前透過網誌表示,未來10年「熟地」供應量將達到約3,300公頃,當中超過一半來自北部都會區和交椅洲人工島,期望剛在立法會通過的發展條例草案,在今年9月起生效後,可以精簡及加快城市規劃及發展的進程。
財金官員提到,立法會兩星期前三讀通過《2022年發展(城市規劃、土地及工程)(雜項修訂)條例草案》,草案修訂6條主體法例,精簡了城市規劃、收回土地、填海、道路和鐵路工程等法定程序,並提出多項加快發展進程的措施。經修訂的條例將於今年9月1日生效,惠及不同發展項目,當中包括北部都會區及交椅洲人工島。
精簡城規程序 「生變熟」需4年
官員指出,過去類似的大型項目從立項起,往往要待10多年才能有首批「熟地」推出,惟通過法例後,時間有望壓縮至約7年;一般公營房屋項目土地由「生地」變「熟地」,所需的時間,亦可由最少6年壓縮至約4年。他說,除了精簡法定程序,亦已改善行政流程,發展局成立了督導小組,理順和統一審批部門採用的標準和定義,至今推出了11個範疇相關的精簡措施。
財金官員又指,未來10年「熟地」供應量將達到約3,300公頃,當中超過一半,來自北部都會區和交椅洲人工島。
經修訂發展條例草案生效後,可惠及不同發展項目,當中包括北部都會區及交椅洲人工島。他又指,政府會繼續提升建造業的生產力,包括應用科技,同時吸引新人入行,並以「建造業輸入勞工計劃」作為輔助,避免勞動力不足而制約本港發展。
政府稱交椅洲人工島為未來本港主要熟地供應來源,但方案備受各方批評。政府稱交椅洲人工島為未來本港主要熟地供應來源,但方案備受各方批評。
政府稱交椅洲人工島為未來本港主要熟地供應來源,但方案備受各方批評。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