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自成一家:CPTPP為何不接納中國

日前閉幕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及進步協定(CPTPP)會議,只批准英國加入,未有接納中國,也沒有給出時間表。
亞太地區發展前景亮麗,已成為各大國競逐的主戰場,不過區內經貿合作仍然限制多多,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是最早的整體性亞太經濟合作框架,可近年缺乏實質性進展,非關稅壁壘更是無處不在。至於生效不久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只是由東盟主導。所以,日本前幾年在特朗普宣布美國退出TPP後,隨即一改過去緊緊追隨美國的做法,接手主導CPTPP談判,並促成CPTPP在2018年生效。日本的意圖很簡單,就是希望通過CPTPP擴大日本出口,爭奪在亞太區的經貿話語權。
表面上看,中國仍未能加入CPTPP,是因為不符CPTPP的高標準門檻。但其實CPTPP的規則並非鐵板一塊,譬如該組織為了吸引美國加入,一直為美國敞開大門,將美國謀求的多項條款進行凍結處理,而非刪除。說白了,日本主導的CPTPP不接納中國,是因為一山不能藏二虎。日本的意圖與印太戰略一樣,帶有很大的抗中性,希望通過打造自己的朋友圈以孤立和圍堵中國。這次CPTPP批准英國加入,除了能把CPTPP的經濟版圖從太平洋延伸至歐洲,另一個目的就是要強化日本和歐美在亞太地區的整合。
當然,中國太快加入CPTPP也未必是好事,因為會對國內一些內需型產業帶來極大衝擊。北京一方面應繼續把國內產業升級,努力接軌CPTPP高標準的貿易規則;另一方面也要積極主動與CPTPP各成員國單對單談判,促成大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以降低CPTPP對中國的衝擊。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