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龍七公:壓力大健康毀 反思移民何價

2019年黑暴過後,香港掀起了波瀾壯闊的移民潮。尤其英國移民門檻最低,只要手執BNO便能移居當地,兩年間已吸引14.45萬名港人以此途徑移英。與此同時,亦有部分港人選擇移民「紙水」較低的東南亞國家,馬來西亞因為本身有華人社區,成為移民熱門地之一。
筆者一位好友,與其丈夫和兩個剛升小學的兒子申請馬來西亞第二家園計劃,終於在去年獲批。其夫原本在本港一家外資公司工作,月薪超過10萬元;而筆者好友則在貿易公司擔任中層管理人員,兩公婆月入十多萬元,早就有自置物業,一家四口本來生活安穩,其樂融融。殊不知因為一個移民馬來西亞的決定,生活以至健康都起了翻天覆地巨變。
其夫辭掉高薪厚職,帶同兩個兒子先行到當地居住和入學。筆者好友本來也計劃辭職相隨,但其任職公司開出條件,同意她港馬兩邊飛,逗留香港數星期,便容許她到馬國逗留數星期「遙距」工作。由於其夫辭職後沒有收入,雖然賣樓獲得一筆現金,但念及兩子年紀尚小,她決定答應公司條件。
無奈好景不常,如此「空中飛人」生活,開始令她疲於奔命;更要命的是,其上司向她暗示,公司將會在本地招聘人手取代她,意味她隨時被炒。在港期間沒有丈夫和孩子陪伴,只能暫住娘家,令她倍感孤單。壓力在不知不覺間過了臨界點,她日前不適求醫,確診患上癌症,頓時晴天霹靂。
儘管對於好友遭遇大感心痛,但亦不禁令筆者反思移民何價。原來她和丈夫事前從未踏足馬來西亞,純粹覺得馬國入場費不高,居住環境和教育資源不錯,物價又低,便貿然決定移居當地。移居地點也非吉隆坡一線城市,而是二線城市,儘管社區內大都是華人,但人生路不熟,沒有朋友,沒有社交生活,令她無法適應,加上工作壓力大,終於令身體不勝負荷。
而移民最大原因,只是不想讓兒子在港接受「洗腦教育」,筆者聽罷只能喟然而嘆。香港這一波移民潮跟過去截然不同,過去港人移民都有充足準備,事前必到當地視察,安排好居所和教育,而且各國移民門檻不低,欠缺經濟能力的移民申請不可能被接納。
現在則不同,出於中美角力的大環境,西方國家經濟又不景,降低移民門檻搶人搶資金已成常態。許多香港人沒有細想便倉卒啟程,不惜放棄香港一切,到頭來無法適應,回頭已晚,悔不當初。
洗腦教育 實太主觀
更何況,馬來西亞的第二家園計劃,入境簽證有效期僅為10年,嚴格來說不算是移民計劃。而所謂「洗腦教育」更是非常主觀,事實是所有國家都有自己的國民教育,若說愛國就是洗腦,不如說香港人過去被英美洗腦太甚,連祖宗都不認。
姑勿論如何,移民是人生大事,絕非兒戲。筆者除了為好友送上祝福,亦盼有意移民的港人三思。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