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開發北都插旗 政商鄉黑謀暴利

位於河套區以東的蠔殼圍成為投機熱點。 位於河套區以東的蠔殼圍成為投機熱點。
位於河套區以東的蠔殼圍成為投機熱點。
904地段曾易手 當局無藍圖掀爭鬥
北部都會區發展成為鄉黑吸血商機,本報較早前接獲讀者爆料,指具政府背景人士及地區官員、鄉紳、前政協及黑幫人士得悉發展計劃後均虎視眈眈,謀取暴利,當局被轟土地規劃失當及欠缺藍圖。事件曝光後,本土研究社昨發表調查報告,果然發現區內曾經易手的地段數量高達904個,背後的買家更涉及超過130間公司或個人單位,分析這些買家背後的關係後,可判斷在蠔殼圍擁有超過10萬平方呎土地業權的買家共有7組,包括「龍豐」、政商界,其本身的業務與濕地/魚塘無關,卻大手「囤購」斥資購入發展潛力相當低的濕地,使蠔殼圍濕地成為北都其中一個最新的投機熱點。
平均呎價$92 收地起樓賺百倍
政府於2021年10月公布的《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根據本研社昨發表的《北部都會區蠔殼圍地權調查研究》,透過檢視2000至2021年近20年間所有交易紀錄,果然發現區內曾經易手的地段數量達904個,按面積佔約47%,即近半已易手。蠔殼圍7組買家的買地平均呎價92元,根據去年新修訂的收回土地補償機制(保育用途收地),可獲得第2級補償,即每平方呎634元,已相等於原有成本價的7倍。若然業權人能夠左右蠔殼圍未來發展為私人住宅,樓面呎價更可達上萬元,相對囤地成本將是至少以百倍計。
發展策略欠規管 製投機漏洞
近20年間,2017年錄得最多交易宗數,其後幾年並有持續買賣,遠早於《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包含蠔殼圍的相關收地保育計劃,反映了囤地者早過計劃公布前5年已在該區大手「囤購」。現行《策略》並未有對新發展過程帶來的土地投機活動進行積極規管措施,包括加強土地管理巡查、及時凍結現有用途,以及盡快落實保育方案,將製造了投機空間,並為原有規劃方向添加變數。政府於最新新田科技城計劃將移平90公頃濕地保育區,加上更正進一步研究打破香港濕地規劃指引的防線,北都區內建議以收地方式建立濕地公園的策略又遲遲未有落實,令人憂慮蠔殼圍以至南生圍濕地保育公園,在往後日子也會變形走樣,亦將對未來其他濕地保育計劃失卻理據,令私人囤地者「有樣學樣」。
「瞓喺度都能夠獲利十數億」
本研社研究員黃肇鴻指出,蠔殼圍土地買賣高峰發生在2008年及2017年,2008年與前特首曾蔭權2007年公布十大基建脗合;2017年數年後就是北都區,時間點上亦有些脗合,個別買家更加是大手買入,似乎是憧憬能獲利。他直言:「根據業權分析,若全面保育為由收回蠔殼圍濕地公園,個別囤地者瞓喺度都能夠獲利至少十數億起跳。」他續稱,若蠔殼圍濕地公園會爛尾或變樣,部分變成發展區,如同三寶樹濕地公園般,相關人士或獲利更豐。這就如同政府獎勵囤地者,會進一步鼓勵其他投機者在新界各地加速囤地。為杜絕炒賣投機,政府應該在公布發展計劃立即做凍結調查,亦要在公布計劃前不可洩漏風聲,令投機者無利可圖,避免炒作。
蠔殼圍私人土地業權極為分散。蠔殼圍私人土地業權極為分散。
蠔殼圍私人土地業權極為分散。
南生圍是其中一個政府增設的濕地保育公園。南生圍是其中一個政府增設的濕地保育公園。
南生圍是其中一個政府增設的濕地保育公園。
北都濕地及魚塘是不少候鳥的棲息地。北都濕地及魚塘是不少候鳥的棲息地。
北都濕地及魚塘是不少候鳥的棲息地。
新田科技城位於北都的心臟地帶。新田科技城位於北都的心臟地帶。
新田科技城位於北都的心臟地帶。
本報曾報道政府被轟發展北都欠缺藍圖。本報曾報道政府被轟發展北都欠缺藍圖。
本報曾報道政府被轟發展北都欠缺藍圖。
蠔殼圍土地近年交易頻繁。蠔殼圍土地近年交易頻繁。
蠔殼圍土地近年交易頻繁。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