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90%教師指課程深 學童抗拒學中文

有中文科老師認為現時小學中文科課程偏深。 有中文科老師認為現時小學中文科課程偏深。
有中文科老師認為現時小學中文科課程偏深。
步入高小情況更差DSE成績每況愈下
學生的中文水平不但影響個人發展,亦影響到本港整體的文化水平和競爭力,惟近年中學文憑試中文科成績均見下跌趨勢。有機構昨日公布最新調查結果,發現有逾90%中文老師認為現時課程偏深,而社會重視英語學習,亦間接令學生抗拒學習中文,成為DSE中文科成績每況愈下的成因之一。有學者建議,學校應與教師聯手推動中文科課程改革,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慈善辦學機構「共享學習天地」上月訪問了100間學校,成功收回100份現任或前任中文科教師的有效回應。結果發現,90%人認為現時小學中文科課程傾向深奧,其中46%人認為當中學生普遍對中文科容易產生抗拒感的主因,是與中文課程內容愈來愈深奧有關,42%人則認為是課程內容沉悶,以及有約30%人認為或與社會較為重視英文科,導致學生對中文科容易產生抗拒。
調查又發現,小學生由初小步入高小階段,更容易感到學習中文出現困難,繼而影響他們學習中文的動力,產生抗拒感。機構綜合調查結果指出,如學生從小已抗拒學習中文,當升讀中學後,課程內容更加艱深時,自然抗拒感亦會演變成更加強烈,這更可能是DSE中文科成績每況愈下的成因之一。
倡改革增互動提高興趣
中文科補習名師林溢欣亦表示認同上述原因,他續指出,有受訪者曾建議鼓勵學生多閱讀中文書,惟現時氛圍經已轉變,學生的學習範圍亦比以前廣泛,加上小學生假日大多已填滿了各種興趣班,故現今已很難說服學生擁抱閱讀。林續建議,學校應與教師聯手推動中文科課程改革,設計更有趣、實用和生動的課程內容,例如小組學習、角色扮演、講故事、演講、欣賞話劇和電影等,以加強學生參與及互動,提高學習興趣。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