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綠色生活說就易 實踐嫌貴又怕煩

呢個世界,講嘢誇張、虛張聲勢嘅人多的是,所謂「聲大大,冇貨賣」是也!官僚施政,唔少都係空心老倌,政策都未考慮周詳就急於推出,於是搞到恍如倒瀉籮蟹;有啲就雷聲大雨點小,屬口水多、無尿屙一派!可見做實事又稱職嘅真如鳳毛麟角。
其實唔單止官僚如此,民間推行低碳綠色生活亦係說易行難。各位,綠色生活,係指某一個人或社會嘅生活方式,以永續發展作為目標,使用有限嘅天然資源達致某程度上嘅可持續性;並以最大程度減少污染環境嘅行為,譬如垃圾分類、低碳出行等。講得簡單啲,實踐環保綠色生活,可以從日常「衣食住行」開始,好似選購免燙、免乾洗質料衣服、自備購物袋、開少啲冷氣、不浪費食物、少用紙張等等。呢啲行為,有啲真係「舉手之勞」,之不過,好多人都貪一時之便,甚至不屑一顧。
呢嗱!有調查尋日公布,逾七成本港青年願為保護環境而減少消費,惟六成人卻無意因此而支付更多費用,例如以更高價格購買對環保友善嘅產品,或支付更多環保稅。阿哥,都真係「講錢失感情」,早前有關於垃圾徵費嘅調查顯示,45%受訪者表示唔了解垃圾徵費措施,近30%受訪者只願意每月為垃圾徵費付出最多3蚊,即平均每日約一毫。
有青年協會喺今年5月10日至18日訪問咗903名會員,約80%受訪者同意實踐低碳生活係公民責任,而消費者亦有責任選購有助保護環境嘅產品。之但係,喺實際消費時,超過90%嘅人認為價錢係首要考慮,其次係壽命和耐用度、品牌知名度和商譽。較少受訪者會着重考慮到產品嘅物料係唔係對環境友善、生產過程會否污染或破壞生態,以及是否有環保標籤。從有關嘅調查發現,受訪青年過去12個月較常作出嘅可持續消費行為,包括惜食、自備容器、選購家電時查看能源標籤等。
從以上可見,年輕人又並非完全冇環保意識,之不過,佢哋較少會購買公平貿易產品、減少食肉,或是裸買,即購買無包裝貨品。逾40%受訪青年嫌貴及麻煩而不實踐可持續消費;37%則歸咎於無足夠資訊;另有逾60%人認為政府應對氣候變化嘅決心不足,兼不滿意當局嘅減碳工作表現。
講真,政府推行環保政策,經常甩甩漏漏又一味係咁拖,淨係一個垃圾徵費都拖足廿年,延到明年4月起實施,見微知著,政府本身推行環保、綠色生活都唔嗲唔吊,完全冇迎難而上嘅勇氣,你話市民點會着緊?依家團體建議,政府垃圾徵費明年實施時,應加快步速形成綠色低碳生活,增加經濟誘因作獎勵等等,總之積極進取啲,咪成日瞓未醒等運到咁款,否則綠色生活永遠只會在夢中!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