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冰鑑春秋:中國靠奴工輾壓美國?

近日一份疑似美國海軍情報辦公室提供給國會議員參閱的簡報,在網絡上廣為流傳。內容驚聳地指出,中國造艦能力約為2,325萬噸,美國則不足10萬噸,兩者相差至少232倍。簡報中還說,截至2020年為止,中國海軍擁有355艘包含戰艦、潛艦、掃雷艦、兩棲艦艇和大型作戰支援艦在內的作戰用艦艇,美國海軍則有296艘;到2035年,中國將有475艘作戰艦艇,美國則約有305至317艘,雙方差距將進一步擴張。
至於為甚麼身為世界霸主的美國,在造艦能力上會和中國有如此大的差距?除了全力發展跨洋海軍的強大動力外,最重要的還是中國投入大量「奴工」造艦的人數優勢,成為勝出的關鍵,不像美國在取得勞動力上有法規限制和經濟考量。
中國是當世造艦第一大國,去年全球49.8%的造船訂單都在中國企業手上,勝過美國自然不在話下;但要說這是靠「奴工」獲得的成就,恐怕就完全偏離了事實。實際上,15年來大陸造船工人薪資大幅上升,漲了將近400%。但與此同時,大陸造船的價格卻下降了30%,這顯然不是用壓榨剝削勞力可以解釋的。大陸造船真正的優勢,是在於引進製造了大量先進的造船設備,與美國、歐洲、南韓的同行相比,大幅降低了成本,才能有這樣的競爭優勢。
當然,美國造船工人的時薪目前仍是中國的2至3倍,但不能以此就認為中國使用奴工,否則瑞士人均收入遠高於美國,難道瑞士可以說美國都在使用奴工嗎?
事實上,美國造船業的衰落,並不是別人的不當競爭,而是美國自己想追求更少污染、更低耗能與更高利潤的產業所致。把錯都怪在別人頭上,除了自我安慰,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